译 序
马蒂·伯根(Marty
Bergen)是八十年代在美国桥坛上空冉冉升起的一颗璀灿夺目的新星。
最近几年,他曾多次摘取了全美桥牌锦标赛各项大赛的桂冠;他所获得的8000个大师分,奠定了作为第一流终生大师的地位,在1983年的全国秋季桥牌锦标赛中,伯根赢得了创纪录的最高的大师分,而被授予了闻名遐迩的洛·赫尔曼奖(The
Lou Herman Trophy)。马蒂·伯根和拉里·柯恩(Larry
Cohen)被公认为是全美桥牌锦标大赛中的最佳搭档之一,在他们一起合作打牌的历史中,曾在短短三年里就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在他们获得的成功记录中,包括了荣膺全美蓝丝带对式锦标赛冠军,全美终生大师男子对式锦标赛冠军(四次),斯平果尔德奖大师队式锦标赛冠军,里胜加纪念奖公开队式锦标赛冠军,全美男子按副计分制队式锦标赛冠军,卡文迪许邀请赛冠军和戈德曼奖对式锦标赛冠军,以及斯平果尔德奖赛和全美对式锦标赛亚军等称号。他们自己把这些成功归结于他们采用的不拘一格的叫牌体系,尤其关键的是,他们采用了相当富于进攻性的种种关煞性叫品(往往被一些牌手称为“横蛮的”叫牌),起到了克敌制胜的作用。
风格即人。马蒂·伯根也就很自然地成了美国桥坛最富于特色、但也许又是最富于争议的一个桥牌理论流派的象征。多年来,他潜心致力于桥牌叫牌体系理论的研究。他在美国定约桥牌联合会会刊《美国定约桥牌联合会通报》上独辟一个每月特辑的叫牌专栏。这些文章独树一帜、另觅蹊径,仅仅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还远不能形容它们在桥坛引起的轰动效应。它们更象起于青萍之末的狂飓,一下子在这些年来显得有些冷寂甚至沉闷的美国桥坛叫牌理论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他的想法很有独创性,也极其符合逻辑,不仅为美国桥坛各界权威人士所欣赏,而且已为各级牌手争相在各种大大小小的比赛中所采纳使用,伯根把这些文章集辑成书,并取了一个非常响亮的书名:《跟随伯根更好地叫牌》(
Better Bidding with Bergen)——当然,他的这种骄傲是很有本钱的。美国桥坛耄宿、世界著名桥牌大师埃德加·卡普兰(Edgar Kaplan)热情洋溢地为这本书写了褒扬之辞溢于言表的序言。专家们肯定了伯根的杰出贡献,赞扬他为桥牌叫牌理论的探索和发展灌注进了蓬勃的生机。有人甚至称这部书为“当代叫牌理论著述中的圣经”,就连反对他的一些权威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某些创新观念不墨守成规,具有开一代先河的性质。
事实上,许多第一流的牌手都深信不疑,1984年美国桥联执行局在圣·安托尼奥通过的“臭名昭著”的“5-5弱二花色开叫规则”,完全是针对伯根叫牌体系的,是为了阻止伯根-柯恩这一对牌手所向披靡的节节胜利的(时值这对牌手在1983年全美秋季桥牌锦标赛中取得了势如破竹的胜利之后,他们在对式赛中采用的锋芒毕露的叫牌体制,曾引起牌手们一片恐慌)。一贯提倡宽容精神和竞争冲突精神的美国权威的《桥牌世界》杂志对此表示了极度的不满,并且不无幽默地把美国桥联通过的这个规则称之为“马蒂·伯根规则”,并呼吁应该取消这种“非法的”限制,这件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伯根对桥坛风云的影响。
马蒂·伯根同时也是一位桥艺精湛的打牌高手,在这一领域内,他也对美国桥坛产主了极深刻的影响。他喜欢教人打桥牌,他和他的一名年轻的女学生搭档,曾接连赢得了1982年范德比尔特杯赛和1983年斯平果尔德奖赛亚军称号。这位学生叫卢娜·斯莱纳尔(Luella
Slaner),是一位初出茅庐的新手,1982年初,她才只拥有100个大师分。刚刚出道就取得如此了不起的战绩,此事引起了整个桥牌界的震惊!
我们以极大的热情,向国内读者推荐这部叫牌理论著作精品。
本书系从美国迈克斯·哈迪出版公司出版的Better Bidding with
Bergen·1988年3月第三版译出。书名改译为:《伯根实用叫牌百科全书》。全书分为:第一卷——非竞争性叫牌(Volume
I——Uncontested Auctions)和第二卷——竞争性叫牌(Volume
I——Competitive Bidding,Fit Bids &
More)。
伯根的这部传世之作,无疑将永远载入定约桥牌史册。有多少桥牌作家敢于夸口,他所写的文章或著述经过五十年或一百年后还会引人注目?虽然,现在要全面地评价伯根的这部理论巨制及其叫牌艺术的思想体系也许还为时尚早,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这部书不仅是为当代牌手写的,也是留给后人看的。当时间的浪潮向“未来”推移,无情地把“现在”变成木已成舟的“过去”时,大浪淘沙,只有真金才能经得住时光的风风雨雨的摧残,而永远闪烁永葆其魅力的美丽光芒。我们认为,卡普兰为本书第一卷和第二卷所写的序言,对伯根的评价绝非过誉之辞。人以文传,文以人传,也许马蒂·伯根真会成为世界桥坛的千古风流人物的。
正如象卡普兰所说,这都奇书正逐渐为各种不同水平的牌手所接受,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功绩。要知道,虽然这部著作几乎囊括了当代叫牌理论的所有领域,但它却完全不同于滥觞于市的种种所谓全而又全的“约定叫大全”。在伯根的性格中,有着一种独立不羁的创新精神,使他绝不盲从权威,也绝不顺从地跟着当前蜂拥一时的新潮随波逐流,他总是力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介绍他们的多年来已经被人们习以为常地奉为圭臬的种种叫牌理论体系时,怕根总是首先着眼于对照、比较、分析、解剖、探讨,既肯定其长处,也毫不留情地指出往往容易被牌手忽视的弱点,提出自己一套貌似“偏激”、却相当实用的解决办法(往往是和同伴拉里·柯恩共同探讨产生的)。
读马蒂·伯根的作品,你会感到有一股“高屋建瓶、势如破竹”的令人畅快淋漓的气势。在骨子里他是一个批判家,也许这就是一些人不喜欢他的根本原因吧。其实,他的分析、批判使人感到丝丝入扣、游刃有余,很符合数理逻辑中的树形分枝结构和网状关系结构思想。读一读他在第一卷第六章中有关弱二开叫和第二卷第二章中有关非惩罚性加倍这些最“偏激”也是最精采的章节,你会有深切的体会。难怪就连不甚赞同伯根某些思想的卡普兰,在他的两篇序言中,对此也赞不绝口。
最后,我们想对伯根的“偏激”的批判精神再赘言两句。我们以为,“深刻的片面”比“肤浅的全面”有益得多。老子云:“曲则全,枉则直,窿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是千古至理真言。伯根的“偏激”,说到底,只不过是把桥坛叫牌理论巨擘们从高不可及的奥林帕斯山上的神殿中重新拉回人间而已。
我们希望,我国有志跻身于世界桥坛之林的年轻牌手们也要有伯根式的绝不妄自菲薄的批判精神和求实精神。同时也希望我们的桥坛大力提倡卡普兰领导下的《桥牌世界》所崇尚的呼唤冲突和呼唤宽容的精神。
译者对此有厚望焉!
本书在翻译和审读过程中得到责任编辑李石林同志和张旭同志的大量帮助和指正,谨在此致以衷心的谢忱。这部译作也灌注进了他们的心血。
——陈晶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八日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