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言


许多好的论述防守的书都采用提问的方式介绍牌局。它把读者引导到牌局的关键,要求读者决定怎样处理,然后作者再对该牌局做出分析。提问时只亮明两家的牌。首先,读者知道什么时候出现问题,这就跟桥牌桌上的情况不同;其次,读者必须独立地发展解决该问题的思考过程。

在本书中,麦克(Mike)使用了不同的办法以接近于真实。作者对叫牌过程中的每一叫品以及首攻做了透彻的解释。在明手摊牌后,他详尽地叙述了防守各种机会和计划,这就同一位大师在桌上对该副牌的思考过程很接近。防守的线索是逐墩牌编辑起来,一直到达真理。当全副牌亮明后,劳伦斯(Lawrence)还从各个角度解释了大师的思考过程。因此读者可以明了大师是怎样得到正确的结论。在牌例结束时,还对该牌例所有使人发生兴趣的地方做了分析。

独自阅读这本书也会是一种享受。有志的读者将会很受教益。在阅读时,读者应该经常停下来,不论叫牌和打牌都要自己先分析和做结论,然后跟劳伦斯的分析和结论相比较。这样,读者就能看到自己思维过程的弱点,从而改进对该牌的防守计划。

每个人不能经常跟大师在一起打牌,更听不到大师对叫牌和做庄的每一过程说明他的想法。现在麦克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任何牌手在欣赏这本书的同时,不论他的技术水平如何,都会在防守上得到改进。

——基特·乌西(Kit Woolsey)


 

特伦斯·里斯先生(Terence Reese)1913年生于英国的埃普索姆。他7岁开始学打桥牌,22岁时就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桥牌作家和国际级桥牌选手。

这本书是麦克·劳伦斯(Mike Lawrence)1985年的著作。

全书由65个牌例组成。作者对每一副牌的防守给予详尽的分析。对于一般的桥牌爱好者来说,它属于中级程度,但还是偏于基础。

书中选用的牌例绝大部分属于普通常见的类型,体现了它的基础性和实用性。通常,一场比赛的胜负,并不决定于一两副难处理的机会牌,而能否处理好大量的普通牌却更关键。无疑,打好算牌的基础,熟悉常见的形势,是爱好者提高防守水平的必由之路。

和许多论述防守的书籍不同,这本书具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书中的的叙述方式较接近实际的对局。不少防守的书籍先给出牌例,要求读者在关键的牌张考虑自己的出牌,然后作者再给出分析和答案。这种写法和实际有较大的差别。其一是实战中不会有人指出什么时刻是关键,关键只能靠自己去判断。一手牌发生防守错误,往往因为未意识到关键的时刻。如果知道关键的时刻,可以说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其二是即使关键的牌张出对了,防守也不一定成功。前前后后的出牌,其难度虽次于关键张,但仍需细腻处理,稍有失误亦会招致失败。本书采用逐张牌分析,自然容易把主次都顾及到。

2.书中每副牌几乎都有少量关于心理的描写,或是防守方(书中是已方)、或是庄家(书中是敌方)、或在叫牌、或在出牌时的心理状态都刻画为来。也许读者觉得这是技术之外的事情,但在牌桌上的对抗包括了心理的对抗。书中刻画的是带有一定规律性的心理。经验丰富的牌手往往通过对手的心理表现获得有用的信息。心理表现跟对手的水平有很大的关系,掌握它比较复杂。但无论如何,要成为优秀的牌手,比较系统地掌握不同水平的对手的心理也是必需的。

3.书中处处可见大师对于同伴间的默契所给予的极高重视。在防守中相信同伴的判断,注意同伴的信号,为同伴的困难处境着想,力图使同伴的判断准确等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概念:防守是两人合作的事情,出任何一张牌几乎都跟两人有关。在读完全书以后,我想读者会进入这样的境地,即防守中出现差错而表面看来是同伴的责任时,可能反躬自问:我是否已经做到了使同伴不易犯错误的一切呢?

4.作者多处提到某些问题没有解答或者没有把握,朴实而坦率地让读者知道桥牌大师们在什么问题上是能分析清楚有把握的,什么问题尚不能解决,甚至是毫无头绪,跟初学者没有多大差别。我经常发现一些爱好者,他们在讨论牌时总是以双明手作为答案。其实,桥牌大师也不能对每副牌、每个时刻都能象双明手那样明察秋毫。因此,用双明手作为标准在很多场合下都没有意义,甚至是错误的。至于哪些问题经过双明手分析后对实战会有禅益,哪些问题只能根据一般规律或实战经验去处理,这正是牌手需要逐步提高的课题。如果读者能注意到这一点,我想也会得益不浅的。

——译者

 


重要说明:本站资料大多从网上搜集得来,旨在为桥牌爱好者们提供学习交流的方便,部分内容经过重新编排整理,若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13P对很多桥友来说都是一个值得尊敬和留念的地方,前辈的心血不应消失掉。谢谢百度贴吧的贵州桥友xy_alpha提供了保存的数据。
东莞桥牌网于2013年1月15日恢复了13P在线浏览数据,并维持原创造者13P及宰相肚皮前辈的整体架构不再改动和更新!
粤ICP备08117329号-8ICP备05073487号
  © 2008 www.dgbrg.com/13P/    东莞桥牌网    Since 200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