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技求精要诀 H.W.Kelsey 凯尔西著 周家骝译
| 返回目录
|
第6章 失于计算
有些牌手觉得计算是他们力所不及的事情,所以他们可能会认为,把失于计算看成一种错误是不合适的。很多人由于这种或那种原因,始终把计算看作是神秘的和难以理解的,认为计算只是专家们的特权。但事实的真象却完全不是这样。
桥牌牌桌上所需要的计算是非常简单的,甚至连任何一个普通儿童来进行也无任何困难。当然作这样的计算,是需要略为进行一些精神(脑力)上的努力的,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牌手,在其一生于桥牌桌上度过的时间中,从未有过任何进行计算的意图的真正原因。我们大多数的人懒惰成性,如果可以不必消耗精神上的能量,同样可以过得好时,总是不大愿意去费脑筋的。
但是,有不少的牌,如果不进行计算,则根本无法打好。对防守方两手暗牌的牌型进行计算,是一个常见的简单工作,然而在这种计算把一个猜断变成为肯定时,就可以得到丰富的报偿。
计算对方两人的牌点这个工作,也常常为人忽略。根据对方一人的叫牌,算一下他已经打出的大牌点数,从而推算出他还必须持有或可能还持有某一特定的牌张,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一般水平的牌手,从来不进行这样的工作。
计算赢墩数目,是一种更为简单的基础的算术练习,无论计算做牌赢墩或在防守中计算防守赢墩都是一样。在每一种桥牌教程中,都在早期阶段对这一点加以强调。初学者总是被教导说,计算你的赢墩数,并且在从明手动第一张牌之前,先考虑一下能用什么办法来产生出你还需要的额外的赢墩。尽管这样,还是有很多庄家在做牌时,常常会采取一个毫无希望的打牌路线,根本不能产生为定约所需要的足够数目的赢墩。下面就是一个例子。
双方无局 东发牌 | | KQ4
| |
|
AQ109
|
84
|
A762
| 西 | 北 | 东 | 南 |
| 98653
| | 107
| | | 1 | 1 |
8742
| K63
| -- | 2 | -- | 2NT |
Q5
| AJ3
| -- | 3NT | -- | -- |
43
| KJ1085
| -- | | | |
| AJ2
|
J5
|
K109762
|
Q9
|
西首攻
4到
10和
Q。南接着就打出
J飞,于是立即就把这个定约断送了。东用
K得进之后,马上肃清
花色,结果定约宕1墩。
庄家的错误,在于他的昏庸的考虑。东的开叫已标明
K肯定在他的手中,所以从
中不可能产生出定约所需要的第9墩牌。
第9墩牌必须从
中获得,因此必须立即动
花色。第二墩牌时南应当打一
进入明手,再由明手出一
。如果东跟小
,南用
K便可得到1墩牌,这时南就可换打
,于是即可得出能够满足定约所需数目的赢墩。
如果在由明手出
时,东立即用
A得进,并马上肃清
时,南就必须放弃
花色。代替的办法,就是这时南可以准备再送1墩¨给西,只要
是5-2分配,则西已没有
可以回出。所以南这时应当由明手打出第二轮
,如果东跟小
,南就盖
9。西得进这墩
之后,假如回出
,南立即用明手
A得进,暗手
全好,这样总共得到10墩牌。
下面一副牌,是那种常常会让庄家犯错误而造成失败的一类牌中的一个例子。
双方有局 南发牌 | | 103
| |
|
AJ94
|
J108652
|
3
| 南 | 西 | 北 | 东 |
| KQJ5
| | 9862
| 1 | 加倍 | 4 | -- |
73
| 82
| -- | -- | | |
AQ7
| K43
|
A962
| Q1084
|
| A74
| |
KQ1065
|
9
|
KJ75
|
如果首攻
,庄家将肯定能够做成定约。但是西首攻将牌,就使庄家有了可能犯错误的机会。庄家在用明手
9得进之后,由明手打一
,希望为明手的
输张找一地方交待。他的这个目的成功地达到了,他的
J逼出了西的
A,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好处。西又回出一
,于是庄家没有任何办法能够得到第10墩牌,只能得到7墩将牌、1墩
和1墩
,共9墩牌。
假如南能够仔细计算一下他的赢墩数目,他就可能会看到,交待掉明手的
输张只具有空幻的利益。这副牌除非能把明手的
长套打好并兑现,别无其他办法能够做出10墩牌。因此,南必须希望
花色是3—3分配,所以他必须于第二墩牌时在明手的第二个将牌进张还未打掉之前,就由明手出一
。
有很多定约原本是可以击败的,但是由于在打牌的早期阶段,一个防守人被迫作一关键性的垫牌,因垫牌抉择错误,而让定约完成。作到垫牌正确,有时是很困难的。但是,只要对庄家的赢墩数加以计算,防守人通常是可以避免垫牌错误的。下面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双方无局 北发牌 | | K963
| |
|
873
|
AK4
|
A94
| 北 | | 南 | |
| AQ82
| | J10754
| 1NT | | 4 | |
K102
| -
|
QJ
| 10963
|
QJ106
| K853
|
| -
| |
AQJ9654
|
8752
|
72
|
西首攻
Q,庄家让他赢得这墩牌。庄家在得进第二轮
之后,由明手打一将牌,这时东示缺并垫一张
。西用
K捉住南的
Q,并回出第三轮
让南将吃。
接着南连打两轮将牌,东被迫要在得不到同伴的信号这种不利条件下垫两次牌。第一次他垫掉一张
,但在第二次时他就感到比较困难了。他不愿意再垫
,于是垫掉一张
。这正好是庄家做成定约所需要的帮助。在三轮
之后。庄家的第四张
打好,成为第10墩牌。
事情不是很基本的吗?我并不这样看,因为我曾见到诸如此类的情形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桥牌桌上出现。东的问题当然是完全出在他自己的不经心上。当他在第三轮将牌上看到他同伴掉出
10时,他就可以计算到庄家有6墩将牌,同时还看到明手有另外3墩牌。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庄家在
花色中有牌,甚至只要有单张
,也都无法阻止他做成定约。因此,东就应该把他的
当成垃圾一样地扔掉,而把他的宝贵的
全部留着。
需要4墩牌才能击败一个高级花色成局定约。但是,在火热的战斗中,有些防守人有时候竟连这个简单的前提条件也都忘记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双方无局 南发牌 | | K1074
| |
|
J9643
|
AQ
|
A10
| 南 | | 北 | |
| 83
| | A64
| 1NT | | 2 | |
5
| A1082
| 2 | | 4 | |
109764
| J53
|
KJ832
| 974
|
| Q972
| |
KQ7
|
K82
|
Q65
|
西首攻
5,东用
A得进,南掉出
Q。东判断这个
首攻是单张,于是回出一
给西将吃。西打一
进行试探,但庄家得进之后立即叫将牌,结果防守方只能再得到1墩将牌
A。
这里东有些过于急促了。如果他能停下来计算一下他们的防守赢墩数,他就会看到2墩A和1墩
将吃,是不够把定约击败的。防守方的第4墩牌的唯一机会,是由
中取得。
必须由东出,并且必须立即就出,要抢在明手的
长套打好可以用来垫牌之前就出
。
第二墩牌时东回出
,就使防守方掌握到了正确的时机。只要庄家一动将牌,东就立即用
A得进,回出
给西将吃,西再兑现1墩
而击败定约。
南北有局 南发牌 | | 10762
| |
|
Q82
|
AKJ10
|
KJ
| 南 | | 北 | |
| A54
| | KJ82
| 1NT* | | 2 | |
J94
| 765
| 2 | | 3NT | |
32
| Q84
| *12-14大牌点 |
108752
| Q93
|
| Q9
| |
AK103
|
9765
|
A64
|
西首攻
10,明手盖
J,东盖
Q,南用
A得进。南打一
给明手的
A,回打
给暗手的
K,再打一
给明手的
10,飞失给东的
Q。东回打
,逼出明手的
K,但是这时庄家已经没有任何困难,因为
正好3-3分配,庄家得到9墩牌。
东的软弱无力的防守,是由于他没有对庄家的赢域数进行计算所造成的。南叫过
,而且看来他持有
A和K,因此他已有4墩
在那里放着。此外,在两个低级花色中,还可看到另外的5墩牌。所以南在用
Q得进之后,就应该想到他们还需要立即得到4个快速赢墩才能击败定约。
这里有立即再得到4个快速赢墩的极好机会,因为根据计算,南不可能在持有
A和K的同时,还持有
A(已显示有
A)。为了能够得到4墩
,东必须回出
K。西在用
A得进第二轮
之后,再回出第三轮
来穿过明手,就能让东的
J和8再得到2墩牌。
南在这里的打法上,过早地暴露他的
持牌情况是相当愚蠢失策的。较好的打法是第二墩牌时就飞
。
假如你觉得在防守中做到清楚的分析,是你力所不及的,那末你可以从国际水平的牌手也会出现与你类似的错误这一点上,得到一些安慰。在一次苏格兰对威尔士的桥牌比赛中,一个完全可以击败的进局定约,却在两个房间内都让它安然溜掉,平安做成。
双方无局 南发牌 | | A108
| |
|
10983
|
KQ4
|
K76
| 南 | | 北 | |
| 753
| | KQ62
| 1 | | 3 | |
J5
| A4
| 4 | | -- | |
9862
| 1073
|
A943
| J1082
|
| J94
| |
KQ762
|
AJ5
|
Q8
|
西首攻
,庄家用明手
K得进,并由明手打一
给暗手的
Q。再由暗手打一
给明手的
K,接着又由明手出一
。东用
A得进之后,回出
J到
Q及
A。
现在就到了这副牌的关键时刻。西这时应该能够看到,他们还必须在黑花色中得到2墩牌才能击败定约。假若这个定约能够击败,就必须他的同伴(东)或者持有
的K和Q,或者持有
K和一个
赢张。而如果东是持有
K和Q,需要西现在就回出一次
,以免将来东被陷入残局罗网。
但是,两个房间的西这时都回出一
,于是防守就到此结束。庄家在将吃这墩
之后,兑现掉
赢张,然后由暗手出
J,飞给东得进。东这时只得面对不愉快的选择,或者回出
送入明手的间张,或者回出
送给庄家一个将吃垫牌.
南北有局 西发牌 | | J1083
| |
|
AK
|
K762
|
J43
| 西 | 北 | 东 | 南 |
| AKQ94
| | 873
| 1 | -- | -- | 2 |
J
| 10972
| 3 | 3 | -- | 4 |
AQ1093
| J5
| -- | -- | -- | |
Q7
| 9852
|
| 5
| |
Q86543
|
84
|
AK106
|
西首攻
A,接打
K,南将吃第二轮
。接着南叫将牌。西在第二轮将牌上示缺,于是南看到他有1个将牌输墩、1个
和1个
输墩。为了避免再丢失
,南由明手打一
,暗手用
10飞。但西用
Q得进,定约宕
1墩。
假如庄家稍为仔细一些,对西的牌型进行一下计算,他就会看到
的这一飞,是一个毫无希望的打法,不可能有任何好处。西在3副水平上叫出
,所以他肯定持有5张
,同时他还持有5张
。再加上他只有单张将牌,因而他手中最多只有2张
。由此可以看出,即使
的这一飞成功,对南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到最后还是必须丢失1墩
给东。
这副牌能够不丢失
的唯一希望,是西持单张或双张
Q。因此,南的正确打法应当是,由明手打小
给暗手的
A,叫完将牌,然后打
K,希望能把
Q硬打下来。
南北有局 东发牌 | | Q93
| |
|
A64
|
A1092
|
KQ2
| 西 | 北 | 东 | 南 |
| 82
| | 65
| | | 3 | 3 |
QJ9853
| 10
| -- | 6 | -- | -- |
J4
| Q863
| -- | -- | -- | |
853
| AJ10976
|
| AKJ1074
| |
K72
|
K75
|
4
|
西首攻
8到
K和
A,东回出
J。南用
A将吃,连打
K和J叫完将牌,然后打出
K,接打小
给明手的
A。庄家用明手的
Q垫掉暗手的第三张
,并由明手打
10,暗手将吃,希望把
Q将吃下来。但是西这时示缺,于是定约宕1墩。
“百分比(概率)是有利于我的这个打法的”,南郁郁不欢地说,“根据叫牌,东应该是更可能只持有3张
,而不是持有4张
”
在一定意义上说,南的考虑是正确的。但是,在这副牌的具体情况下,是没有必要单纯依靠百分概率行事的。这里南只要先从明手打一
给暗手的
K.再由暗手回打
给明手的
A.用这个极其简单的办法就能准确地查明东的全部牌型。东在第二轮
上示缺,就可以判明他的牌型为2张
、1张
、6张
,因而还有4张
。于是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就是因为牌手们对这类简单的情况都不进行思考,所以他们在这类如下面这样简单的牌例中,也会把牌打错。
双方有局 南发牌 | | KQ4
| |
|
J10
|
9765
|
8532
| | 南 | | 北 |
| 63
| | J982
| | 2 | | 2 |
75
| 642
| | 2 | | 2NT |
QJ10832
| AK
| | 3 | | 5 |
QJ4
| J1096
| | 6 | | -- |
| A1075
|
AKQ983
|
4
|
AK
|
这是一个很好的叫牌进程,结果达到一个最佳的定约。但是,在打牌中南未能给予自己一个好的机会。西首攻
Q,东用
K得进,并回出一张将牌。南在叫了三轮将牌之后,兑现
K和Q。接着南再由明手打出第三轮
,这时他判断错误,试图用
A把
J硬打下来,结果满贯定约宕1墩。
在有一类牌中,庄家应该在处理关键问题之前,努力把其他花色的分配情况探查清楚。此例就是这类牌中的一个例子。南应该让明手得进第一轮将牌,暗手将吃一次
再用将牌进入明手,再将吃一次
。在将吃第二次
时,东实际上已经被挤住了,如果南这时没有发现这点,是没有关系的。接着他就可以打第三轮将牌,这时假如他愿意,也可以从明手垫一
。
然后南兑现
A和K,再打一小
进入明手,并将吃最后一张
。这样。情况就会全都显露清楚,已经知道西有2张将牌、6张
、3张
,因此他最多只有2张
。于是就可以把关于各花色的猜断变为准确无误的事实了。
一个专家牌手如果忘记了计算,有时就会陷入一个不合逻辑的打牌路线之中。下面的牌例就是一个例子。
南北有局 西发牌 | | K84
| |
|
K4
|
A643
|
7652
| 西 | 北 | 东 | 南 |
| 72
| | QJ
| -- | -- | 3 | 3 |
J2
| AQ109763
| -- | 4 | -- | -- |
QJ975
| 82
| -- | | | |
AJ108
| 93
|
| A109643
| |
85
|
K10
|
KQ4
|
西首攻
J,东在连得2墩
之后,换出
9。南的
K被西用
A捉得,西又回出
J给南的
Q。接着南打出
A,这时看到东掉出
J。但在下一墩牌上,南就从荣誉上跌了下来,因为这时他由暗手打一
,明手用
8飞,丢失给东的
Q,结果定约宕1墩。
虽然叫牌情况和限制选择原则二者都表明东的
J多半是单张,但第二轮将牌时飞的打法是毫无希望的打法,根本不可能获得成功。因为这里南不仅需要
花色一墩不失地全拿到手,还必须要能够对西在两个低级花色中挤牌成功,才能做成定约。假如东只有单张
,则他必然在一个低级花色中有3张牌,这样两个低级花色的挤牌就必然失败。
因此,南应该按照东持7-2-2—2牌型进行打牌,在第二轮将牌时由明手打
K。之后连打将牌,最后就可在两个低级花色中把西挤住,做成定约。
南北有局 西发牌 | | AQ
| |
|
KJ83
|
QJ1095
|
J7
| 西 | 北 | 东 | 南 |
| J10842
| | K9653
| | 1 | 加倍 | 4 | 5 |
AQ
| 74
| | 加倍 | -- | -- | -- |
K632
| 4
|
A3
| Q10952
|
| 7
| |
109652
|
A87
|
K642
|
西首攻
,庄家用明手
A得进,并由明手出
Q,暗手将吃,接着打一将牌。西用
A得进,由于看到没有别的更好的牌可出,于是他回出
Q。明手
K得进后,庄家由明手出
Q飞,丢失给西的
K。
西耽心庄家会用明手的长
垫牌,因而认为应该赶快及时地把他的
赢墩拿到手。于是他打出
A,但这样一来这个
A就成为防守方所能拿到的最后一个赢墩。结果只得到200分罚分,不足以补偿被搅掉了的4
成局定约。
西的这种慷慨大方的防守,是由于他对庄家的赢墩数未作计算而造成的。已经知道南原来持有单张
和5张
,因此他的两个低级花色就共有7张牌。由此可以看到,在明手的
长套完全兑现之后庄家手中也肯定还剩有2张
。所以西完全不必耽心他的
A会拿不到。这时西只需回出一
。静待事态发展就行了。这样防守方最后可以拿到2墩
,获得价值比较相当的500分罚分。
双方有局 北发牌 | | Q972
| |
|
K82
|
A9
|
A963
| 西 | 北 | 东 | 南 |
| 6
| | J53
| | 1NT | -- | 3 |
QJ1053
| A94
| -- | 4 | -- | 4 |
J10763
| K854
| -- | -- | -- | |
82
| QJ5
|
| AK1084
| |
76
|
Q2
|
K1074
|
西首攻
Q,明手盖
K,东用
A得进,并回出一
给西
10赢得。西换出
J,庄家立即用明手
A得进,将吃掉明手最后一张
,连叫三轮将牌,然后打出
Q投入东手,让东出牌。
东决定不送给庄家将吃垫牌,于是试探地回出
J。但南作了正确的判断,用明手
A赢进,再由明手回出
飞,结果做成定约。
这里东的出牌错误,又是由于没有计算而造成的。已经知道南持有5张
和2张
。如果他只有双张
,则他就肯定有4张
,假如真是这样,则回出
送给他一个将吃垫牌,对他也并无任何帮助。因此,东这时应当回出
,已是再也明显不过的事情。
分析这个问题的另一办法,是计算一下庄家的赢墩数目。东已经知道庄家有5个将牌赢墩,1个
赢墩,以及最多2个
赢墩,一共只有8个赢墩。一个将吃垫牌将送给他第9墩牌,但绝不可能送给他第10墩牌。
在下面一副牌中,庄家在达到关键时刻之前,都一直打得很不错。假如他只要能够记住叫牌情况,他就能够把一个难打的定约做成,而不至于功亏一篑。
双方有局 北发牌 | | 10743
| |
|
K1063
|
A1084
|
5
| 西 | 北 | 东 | 南 |
| AJ9
| | Q86
| | -- | -- | 1 |
982
| QJ74
| -- | 1 | -- | 1NT |
6
| K7532
| -- | -- | -- | |
Q108742
| K
|
| K52
| |
A5
|
QJ9
|
AJ963
|
西首攻
9。庄家暗手
A得进。接着庄家暗手打出
Q,赢得了这墩牌。之后,庄家接打
J,西垫一
,明手跟小
,东
K赢得。东回出
K,庄家让他得进。东又回出
Q,庄家再让他赢得。最后,东打第三轮
脱手。
南用明手
10得进之后,计算他的赢墩数。已有3墩
、2墩
和1墩
,看来第7墩牌应该从
中产生。因此,南让红花色中的赢墩留在明手不动,而由明手打出一小
,暗手放上
K。西用
A得进之后,回出他的第三张
,于是防守方必然得到7撤牌,定约失败。
南打
的想法是正确的,但假如他能先计算一下东的牌点,他就不会打算用
K去赢进这墩
。因为东一直未叫过牌,而且他又已经显示持有
Q和J、
K和
K,因此他不大可能再有
A。假如南连续放掉两轮
,则他总是能够在
或
中得到第7墩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