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技求精要诀 H.W.Kelsey 凯尔西著 周家骝译
| 返回目录
|
第4章 将牌处理不当
由于将牌花色的增加,给牌张的打法上增添了一个新的领域,同时也给错误提供一个富于营养的温床。一个牌手在进攻(即做庄)和防守这两个方面,在他的将牌的使用方式上的好坏,是衡量他的水平何如的一个可靠的标志。
庄家一般总是占有将牌优势这个有利条件。这个有利条件给予他一定量度的控制,但是在防守方手中还剩有小将牌时,则对庄家副牌花色中的大牌是巨大的威胁。因此,庄家的自然倾向,就是要尽快把防守方手中的将牌叫光。所以除初学者外,一般牌手很少会因不及早叫光将牌而铸成错误。
恰好相反,大多数牌手正是因为过于匆忙地去叫将牌,结果造成错误。将牌负担着大量的工作任务,因此有时有必要推迟一定时间才去叫出防守方的将牌,而有些时候则需要完全放弃叫将牌的打算。这类情况的比较明显的例子,如在联手牌的明手或暗手有输张需要将吃,或者如在交叉将吃的联手牌中将牌需要一张一张地分开使用等等。在另外一些牌例中,由于需要掌握控制,也不能立即叫将牌。例如,为了应付防守方的强迫将吃防守打法,有时明手必须保留一张将牌。
有时还仅仅是因为有更为急迫的工作要做,而必须暂时推迟一下才叫将牌。例如,或者明手的将牌需要用来帮助树立一个花色,或者将牌乃是你的进张的唯一来源等等。假如某一手的进张完全依靠将牌,则过早地把这些将牌消耗掉,那就是不明智的。
双方无局 北发牌 | | J4
| |
|
KQ983
|
AJ
|
A865
| 北 | | 南 |
| 75
| | K62
| 1 | | 1 |
A106
| J74
| 2 | | 2 |
Q953
| K10872
| 3 | | 4 |
K1093
| J7
|
| AQ10983
| |
52
|
64
|
Q42
|
对这个有希望的4
定约,西首攻
3。在用
A赢得之后,庄家由明手出
J飞,成功;再飞
,并叫出最后一张将牌。之后,由暗手打一小
,明手用
Q赢得。
这时庄家由于没有快速办法回入暗手,只好由明手出
J。东用
K得进,并回出
J。这一攻击立即打掉了明手的最后一个进张,于是庄家剩下的唯一机会,就是立即由明手回出一
,希望
K处于有利位置(即在东的手中)。但他的运气欠佳,结果定约宕1墩。
两个高级花色中的牌张的位置,对于庄家都是十分有利的,所以庄家应当能够毫无困难地做成11墩牌。他所要做的全部工作,就是设法使暗手在将牌中产生两个进张。具体办法就是第一次用暗手
Q把明手的
J超得过来,之后在打一
由明手得进时,再出一
给暗手
10得进,并叫完将牌。这时再打第二轮
,就可把明手的
长套做好,用以垫掉暗手两张
。
在下面一个例子中.要预见到进张问题则略为困难一些。
比赛分制对式比赛 双方无局,北发牌 | | Q762
| |
|
A73
|
Q52
|
KQ5
| 北 | | 南 |
| 3
| | 1095
| 1NT | | 3 |
Q942
| J108
| 4 | | -- |
K10963
| J84
|
AJ4
| 9762
|
| AKJ84
| |
K65
|
A7
|
1083
|
南用暗手
K赢进西的
首攻,这时他认为没有理由让防守方的将牌自由地保留在手中。于是他用
AKQ连叫三轮将牌,接着兑现
A。并再打一小
,西用
K得进。西回出
,明手
A得进。南再用明手
Q垫掉暗手的
输张,并由明手出
给暗手将吃,暗手回打
给明手
Q。但这时庄家已搁浅到明手上,除了把两手的将牌都打光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能够回入暗手。但是在这轮将牌上,西自然地垫掉
J,于是最后他得到
A和
Q两墩牌。
庄家虽然做成定约,得到620分,但成绩不好,因为在其他各桌的一些南北对在这副牌上分别得到了630分或650分。为了做成11墩牌,南必须为他在最后要出两次
而保留进张。因此在打
A和另一
之前,他只应当叫两轮将牌。
多数牌手往往对于他的定约失之于过分乐观,因而对于将牌的坏的分配事先未予考虑,一旦坏的分配真的出现,就弄得束手无策。在十个庄家中有九个庄家,在下面的一个牌例中会犯与南一样的错误。
双方有局 南发牌 | | 9
| |
|
76
|
KQ84
|
KQ8743
| 北 | | 南 |
| 87542
| | 6
| 1 | | 2 |
KQ932
| AJ1054
| 4 | | -- |
93
| J1062
|
A
| 1095
|
| AKQJ103
| |
8
|
A75
|
J62
|
西首攻
K,并接打
Q,南将吃第二轮
。粗看之下这副牌似乎不会超过1墩
和1墩
这两个输墩,于是在第三墩牌时南就开始叫将牌。当第二轮将牌上东垫一
时,南发觉到他已失误,但想改变局面已为时过晚。于是他只得叫完全部将牌,然后打
,希望对方的
是3-3分配。但在本例的实际分配情况下,定约只好宕1墩。
虽然将牌的5—1分配是很不幸的,但南在思想上对这种分配的可能性应有所考虑,并准备好应付的办法。保持控制的办法很简单,只需推迟叫将牌即可达到,等到把对方的
A逼出之后,即可开始叫将牌。这样,明手的
9就可以对付防守方的进一步
攻击,从而可以毫无困难地得到11墩牌。先动
,即使防守方能够得到一次
将吃,也可以保证做成10墩牌。
在叫成一个4—3将牌配合的定约时,只要加以小心注意,也是能够保持将牌控制的。
比赛分制对式比赛 双方有局,东发牌 | | Q74
| | |
4
|
AKQJ6
|
Q854
| 西 | 北 | 东 | 南 |
| 62
| | A853
| | | 1 | -- |
J863
| KQ1095
| -- | 加倍 | -- | 2 |
1094
| 52
| -- | 3 | -- | 3 |
J962
| A7
| -- | 3 | -- | 4 |
| KJ109
| | -- | -- | -- | |
A72
|
873
|
K103
|
这副牌由北做5
要更容易一些,但南选择了得分较高的4
定约。南用
A赢进西首攻的
之后,由明手将吃一次
,打一小
给暗手的
K得进,再由明手将吃最后一张
,接着由明手打出
Q。东用
A得进后,又回出一
,这时南只得用暗手将牌将吃。但是,在防守方的将牌不是3-3均等分配的情况下,南只能得到9墩牌。
假如对方的将牌是3-3分配,南当然可以得到11墩牌。但是,只要做成定约得到620分,已经是一个足够好的得分,所以他应当对将牌的更可能的4-2分配有所考虑,准备好应付办法,以保证定约的安全。办法就是把首攻的第一轮
让掉。
南采用不打出
A的办法,就可控制局面。如果对方继续出
,他就可以用明手将牌将吃,并很方便地逼出将牌A;而如果防守方换出将牌A及另一小将牌,则南只需简单地叫完将牌,并做好一个
赢墩作为第10墩牌,即可完成定约。
在下面的一个牌例中,4
定约是有多种办法能够做成的。但是,庄家因为过分匆忙地由明手将吃一个输张,终于把定约断送。
南北有局 北发牌 | | A75
| | |
5
|
AQ32
|
Q10765
| 西 | 北 | 东 | 南 |
| QJ4
| | 103
| | 1 | -- | 1 |
KQ10964
| J7
| 2 | 2 | -- | 4 |
85
| 10974
| -- | -- | -- | |
A8
| KJ974
|
| K9862
| |
A832
|
KJ6
|
2
|
西首攻
K,庄家用
A赢进,并立即由明手将吃一
,这样这个4
定约的命运马上就断送了。在兑现将牌的A和K之后,庄家改打
。但西将吃第三轮
,然后兑现2墩
和
A,将定约击败。
如果迟早总是能有一次将吃,并且将牌必定要丢失1墩时,则在早期阶段采取放掉打法,常能保持对局面的控制。假如南让对方的
K赢得第一墩牌,那他就可以在以后随时将吃一
,并能从容地肃清将牌。
另一打法是,南可以用
A得进第一墩牌,但在第二墩牌时明暗两手均打一小将牌送掉。这样他以后仍旧随时可以将吃一
,并方便地叫完将牌而得到10墩牌。
最简单的一个打法是用
A得进第一墩牌,兑现将牌AK,接着就打
,如果西不将吃,就在第4轮
上垫掉暗手的
。然后南就可以将吃一
,再由明手将吃一
作为第10墩牌。
下面是美国一次金杯桥牌赛中出现的一副牌,这副牌表明,如果只从一副牌的结果来进行评论,就仿佛以成败论英雄,结论往往是不可靠的。
东西有局 南发牌 | | Q72
| |
|
AK64
|
-
|
AJ10876
| 南 | | 北 |
| 965
| | K8
| 1 | | 3 |
QJ953
| 10872
| 3 | | 3 |
A9732
| QJ6
| 4 | | 5NT |
-
| 9543
| 6 | | -- |
| AJ1043
|
-
|
K10854
|
KQ2
|
最终定约以及
Q首攻,在两个房间中完全相同。但是,一个庄家超额1墩完成定约,而另一个庄家则宕1墩,你认为哪一个队能赢得这次比赛?
这副牌对专家牌手来说,是一个经典性的陷井。那个宕1墩的庄家,是在由明手出
Q而东盖
K时让掉了这墩牌。但东回出一
,于是事情就告终结。
这个庄家为了准备应付将牌的4一1分配,以保护他的定约安全这种意图,是完全正确适当的。立即用
A来捉住东的
K,并再打两轮将牌的办法,仅仅只有68%的成功机会;而放掉东的
K这个打法,成功机会却在90%以上。但不幸的是,这里恰好出现了其余1/10的不成功的机会。
正确的打法有时会在具体的某一副牌上得到失败的结果,但这种正确的打法在长远中总是成功的。我很高兴地向读者报告,在这副牌上失分的那个队,最后终以相当大的分差赢得了这次比赛。
如果庄家忽略了适当的小心谨慎,将牌的控制权就很容易被转移到防守方的手中。这可由下面的一个例子中看出。
双方有局 北发牌 | | A
| |
|
AQ
|
AKQ84
|
76432
| 北 | | 南 |
| 93
| | 87652
| 1 | | 1 |
J1072
| 94
| 2NT | | 4 |
J5
| 10972
| -- | | |
AK1098
| Q5
|
| KQJ104
| |
K8653
|
63
|
J
|
西首攻
A,接打
K,南将吃第二轮
。接着南打小
给明手的
A,打掉将牌的A和Q,然后连打
的顶张大牌。但西在第三轮
时拒不将吃,而是垫掉一张
,以免给予庄家帮助,于是庄家便陷入了困难的境地。南再将吃
回到暗手,打出
K叫将牌,然后再打出
J,希望偷得到这墩
。但西立即将吃,并再兑现2墩
而将定约击败。
庄家在这副牌上采用的打牌路线,只要两个红花色中有一个是3-3分配,或者是西非常友善而将吃第三轮
时,他都能成功。但是,庄家应该准备对付将牌的4-2分配,办法就是在第二轮将牌时,暗手用
K把明手的
Q超得过来,然后就连打
。这一弃卒保车的打法,虽然牺牲了一墩将牌,但却换得了对全盘局势的控制权,这样防守方最多只能得到2墩将牌和1墩
,定约安全做成。
副牌花色的坏的分配,常常使牌手陷于束手无策的境地。在下面的一副牌中,南在叫牌中表现甚好,虽然对方进行了高副数叫牌干扰,他仍然叫成了大满贯。如果他在做庄上能够表现出同样的水平,事情就能得到一个愉快的结果。
南北有局 南发牌 | | 72
| | |
Q1076
|
943
|
AJ86
| 南 | 西 | 北 | 东 |
| 10
| | QJ964
| 2 | 5 | 5 | -- |
-
| J3
| 5 | -- | 6 | -- |
AKJ108652
| Q7
| 7 | -- | -- | -- |
K1095
| Q742
|
| AK853
| |
AK98542
|
-
|
3
|
南将吃西的
首攻,颇有信心地叫完对方的将牌,然后兑现
A和K。但是,当他发现
是5—l分配时,他就沮丧地看到这个大满贯再也无法做成了。
从叫牌中南应该想像到,副牌花色的分配可能会是很不平均的。即使没有叫牌中的征象可循.他也肯定应该在打第二轮将牌之前先试一下
。这个打法不会有任何损失,因为如果东的
少于2张,则这个大满贯就根本无法做成。假如防守方两人在两轮
上都有
跟牌,这时再把防守方剩下的一张将牌叫出来,方才是安全的。而如果像本例的情形那样,西在第二轮
上即告示缺时,则明手还有3张将牌,可以照管暗手的3个
输张。
常常必须在动将牌之前,先把一个副牌花色做好。在下面一个例子中,由于庄家忽略了这点,终于把一个满贯断送。
双方有局 北发牌 | | K
| |
|
K5
|
AK9643
|
9862
| 北 | | 南 |
| 74
| | QJ105
| 1 | 2 |
J10872
| 964
| 3 | 4 |
Q1085
| J72
| 5 | 6 |
73
| A104
|
| A98632
| |
AQ3
|
-
|
KQJ5
|
西首攻将牌
3,明手
9被允许得进这墩牌。庄家在兑现
K之后,认为由明手再打一张将牌是安全的。但东立即用
A赢进,并回出他的第三张将牌。于是庄家发现他的定约少了一墩牌,无法做成。
南应该想到.如果
是最可能的4一2分配.则在明手将吃两次
之前,他是不能够打第二轮将牌的。
第三墩牌时的正确打法,是由明手打小
给暗手的
Q,接着就由明手将吃一次
。再兑现
A,暗手垫掉小
,然后由明手打
K给暗手的
A,接着再由明手将吃一次
。
在以上各个步骤成功地通过之后,就可以从明手打出最后的一张将牌。在本例的牌张分配情况下,防守方是无能为力来击败这个定约的。
有时由明手将吃一个副牌花色,会造成防守方的早期将牌超吃,这是需要注意防止的。在下面一个牌例中,庄家就是在这一点上盲目从事,结果自讨苦吃。
双方有局 南发牌 | | KQ4
| |
|
J4
|
9853
|
8632
| 南 | | 北 |
| 8
| | J103
| 2 | 2 |
109752
| K6
| 2 | 4 |
KJ6
| Q10742
| 6 | -- |
QJ105
| 974
|
| A97652
| |
AQ83
|
A
|
AK
|
南在赢进西的
首攻之后,打一
给明手的
K,回打
J,东盖
K。南用
A得进,兑现
Q,再打一
,明手用
4将吃。但东将牌超吃,并回出最后一张将牌。于是庄家剩下的,就是还有一个
输张,以及一张通红的脸。
在这副牌上,庄家的目标瞄准错了。他的上面这种打法,对于做7
定约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这时他需要对方的
作4一3分配,同时
还要2-2分配才能做成定约。但在目前的小满贯情况下,则没有必要去冒任何风险。如果南能够及时地看出自己的错误,则他就应该在第三轮
时,明手用
Q将吃,用
A回入暗手,再打出第四轮
,明手用剩下的一张小将牌将吃。如果东在第四轮
时用将牌超吃,则将不会产生任何伤害,因为这是防守方所能得到的唯一的一墩牌。
防守方如果持有将牌A,他们就能得到一定量度的控制权。这是防守方所应该尽力保持的。在下面一个牌例中,东错失掉了击败定约的机会。东的罪责在于犯了一个极为普通的错误。
双方有局 南发牌 | | 6
| |
|
J763
|
AKQ83
|
J74
| 南 | | 北 |
| Q972
| | J43
| 1 | | 2 |
104
| A95
| 2 | | 4 |
J6
| 10972
|
AK983
| Q65
|
| AK1085
| |
KQ82
|
54
|
102
|
西首攻
A,南将吃第三轮
。接着南打出将牌
K,东用
A得进,并回出将牌,南用
Q赢得。在叫出防守方的最后一张将牌之前,庄家正确地先试
花色,当西在第三轮
上示缺时,庄家得以用暗手剩下的一张小将牌将吃第四轮
。再由明手将吃第二轮
,用明手
J叫出对方的最后一张将牌,兑现明手做好的
而完成定约。
如果东能打得漂亮一点,在第一轮将牌时放掉,不用
A拿,情形就会大不相同。这时庄家就不能马上换打
,否则就会让防守方得到第2墩将牌。而假若南继续打将牌,东就可以用
A得到,并回出第三轮将牌,这样就可以使南缺少1墩牌,不能做成定约。
防守方在将牌上应当注意节约。如果一个牌手急于抓住任何一个机会用一张小将牌来得进一墩牌,则他通常会在以后为他的这种匆忙作法感到懊恼不止。在下面一个牌例中,防守方滥用一张小将牌是十分失策的。因为,庄家以后就能够因此而得到2墩牌,与他所损失的这一墩牌相交换是大为合算的。
双方无局 南发牌 | | A42
| |
|
K8732
|
74
|
K84
| 南 | | 北 |
| 1065
| | J8
| 1 | 2 |
4
| QJ105
| 3 | 3 |
KQ1082
| A965
| 4 | -- |
Q763
| J102
|
| KQ973
| |
A96
|
J3
|
A95
|
防守方首攻
,连得2墩
之后换攻
。南用暗手§A得进,立即打出
A及另一小
。西立刻抓住这一机会用小将牌将吃,并再出
,但这时庄家已经没有任何困难。用明手
K得进,并用暗手
K和Q叫完对方的将牌,最后打好明手的第5张
,用来垫掉暗手的
输张而做成定约。
一个防守人如果能够将吃,但所将吃的是庄家的一个输张,则这个防守人假若真的将吃,则一般都是错误的。事实上西的这一将吃,是将吃掉了同伴的一个赢墩(亦即庄家的一个输张)。并且还在这一将吃的同时,把自己所持的将牌致命地缩短了。如果西在第二轮
时不将吃,而是随便垫一张牌,则庄家无论采用什么打法,最多也只能得到9墩牌。
一些牌手有足够的水平能够避免上述错误,但他们在下面一个牌例上则有可能打错,因为很多牌手是不肯放过对明手进行将牌超吃这种机会的。
双方有局 南发牌 | | AJ8743
| |
|
873
|
5
|
K82
| 南 | | 北 |
| K106
| | Q92
| 1 | 1 |
104
| 965
| 2 | 2 |
AJ92
| 73
| 3 | 4 |
QJ96
| A10753
|
| 5
| |
AKQJ2
|
KQ10864
|
4
|
西首攻
Q,南将吃第二轮
。南打出
K,西用
A得进,并又回出
强迫南再将吃。
南兑现
Q,再打一
由明手
8将吃,现在就到了这副牌的关键时刻。如果东按照常规办法用将牌超吃,则防守前途即告完结。这样,南就可以用
Q将吃东回出的
,再由明手的
7将吃一次
,然后用暗手剩下的
A和K叫完将牌,得到其余的全部牌墩而做成定约。
东必须拒绝将牌超吃,而是垫掉一张
或
。之后,在南用将牌回入暗手,并用明手的
7将吃第四轮
时,东必须再次拒绝将牌超吃。这时,南除了将吃
这个唯一的办法之外,无法能够回到暗手.于是他就必然失掉控制,最多只能得到9墩牌。
如果已经知道庄家暗手是两色套牌,防守方就要采用强迫将吃防守打法,同时防守方还必须避免在早期阶段削弱自己手中的将牌。
双方无局 东发牌 | | J9732
| | |
96
|
A1054
|
AQ
| 西 | 北 | 东 | 南 |
| 7
| | AKQ1064
| | | 1 | 2 |
A742
| 85
| -- | 2NT | -- | 3 |
QJ974
| K82
| -- | 3 | -- | 4 |
J76
| 103
| -- | -- | -- | |
| 8
|
KQJ103
|
6
|
K98542
|
东用
10赢得西首攻的
,并接打
A。南用
3将吃,西认为机会来到不可放过,于是用
4超吃,这样就把定约送给庄家做成了。接着西逼出
A,但庄家在兑现
A和Q之后,由明手打一小将牌。这样防守方以后就只能再得到
A这唯一的一墩牌。
假如西在第二轮
时不用将牌超吃,而是垫掉一张
,那就能够以这一墩牌换来3墩牌,相差2墩之多。于是南将兑现
A和Q,然后就打将牌。这时,西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打法将定约击败。直接了当的打法,是西直到第二轮将牌时才用
A得进,并回出一
。这样南就除了致命地缩短将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能够回到暗手。
另一打法是西可以用
A得进第一轮
,然后打出他的第三张
。这时南必须用明手的
9将吃,于是最后的结果完全相同。
双方常常同时都犯将牌处理不当的错误。在下面一副牌中,双方的错误相互抵销。
南北无局 西发牌 | | K96
| | |
109873
|
A83
|
63
| 西 | 北 | 东 | 南 |
| J8
| | Q73
| -- | -- | 1 | 2 |
64
| AKQJ52
| -- | 3 | -- | 4 |
KQ975
| J62
| -- | -- | -- | |
Q1087
| 2
|
| A10542
| |
-
|
104
|
AKJ954
|
南的跳争叫2
,是罗马防守跳争叫,表示持有黑色的两色套牌。
南将吃
首攻,接着兑现
A、
A和K,并由明手打出第二轮
。东垫掉一张
,南用
K得进,并接打第三轮
。明手将吃,东则将牌超吃。之后,南将吃东回出的
,送一墩
给西而做成定约。南只丢失1墩
、1墩将牌和1墩
。
东犯了一个很基本的大错。他只要拒绝对明手进行将牌超吃,就能击败定约。因为这样南就无法打好并兑现他的
长套,所以他最多只能得到9墩牌。
但是,南在此之前已先犯错误。他在由明手打第二轮
之前,只应当用
K叫一轮将牌。这样,他的定约就不可能被击败。假如东在第三轮
时拒绝将牌超吃,南就可以很方便地用将牌
A回入暗手,并再送一墩
给西即可完成定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