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技求精要诀 H.W.Kelsey 凯尔西著 周家骝译
| 返回目录
|
第2章 错失时机
在球类比赛中,造成成功与失败之差别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时机感。这就是一个突然性的发球,对防守者的一个闪电式的突破,在中场的一记远射等等后面所储藏着的秘密。眼和肌肉的一个良好的配合,就可以产生在精确恰好的瞬间击球而达到最大效果这种结果。这对于拳击、摔跤、击剑,以及任何项目的运动比赛都是同样的,时间因素最为重要。在与运动并无关连的其他各种范畴中,也是同样情况,例如在事业、政治、戏剧以及商业中,时间因素也都极为重要。时机概念是普遍存在的,可以应用于任何形式的人类活动之中。对于桥牌,也不例外。
在打牌中,时间因素的压力,可以从一些无将定约中,庄家与防守方之间各自争先树立自己的长套花色的竞赛上,最为清楚地看到。做这类牌,一般都比较容易,但若攻错一个花色因而失掉一个时机的话,通常就必定失败。在难易尺度的另一端,是那些比较难打的牌,包括各种残局、妙招和挤牌。在所有这类需要高超技巧的做庄打牌中,能否成功决定于是否能够精确地掌握时机。
在最容易和最困难这两个极端之间,是大量的常见牌。这些牌既不是很容易,又不是很困难。在这类牌中,无论庄家或防守人都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这些工作在处理上的先后次序是否正确,常常决定一副牌的做庄或防守的成败。在时机上的大多数常见错误,就是在这类中间范围的牌上发生的。下面就是一个例子。
双方无局 北发牌
| | KQ6
| |
|
AJ74
|
10854
|
K3
| 南 | | 北 |
| J93
| | A1052
| 1NT | | 3 |
62
| K5
| 4 | | -- |
Q762
| J93
|
A985
| 10742
|
| 874
| |
Q10983
|
AK
|
QJ6
|
西首攻
2到
9和
A。第二墩牌时南出
10作了一个失败的飞。东分析到,由于看来防守方不可能有
赢墩,所以他们需要得到2墩
和1墩
才能击败定约。于是东回出一小
,西上
9逼出明手的
Q。庄家在叫光对方的将牌之后,转而考虑
花色,但是为时已晚。西立即用
A得进,回出
J而将定约击败。
南在这副牌上的时机感错了。他本应该看到,在这里没有必要匆忙地动将牌。他的第一个任务应该是打好
花色,以便垫掉明手的一张
。这样,以后即使将牌的一飞失败,也仍然保证有10墩牌。
这里,南已经很幸运了,因为西未能找到肯定能够击败这个定约的
首攻。在你从对方那里得到了一个时机礼物之后,马上又把它送还对方,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在下面一个例子中,庄家的错误则比较不甚明显。
双方有局 南发牌
| | A943
| |
|
K862
|
K7
|
983
| 南 | | 北 |
| J762
| | -
| 1 | | 3 |
43
| QJ975
| 4 | | -- |
Q1083
| J542
|
K106
| AQ54
|
| KQ1085
| |
A10
|
A96
|
J72
|
西首攻
4.南用
A捉住东的
J。庄家看到.除非将牌是4-0分配.他的定约是没有任何危险的。所以在第二墩牌时,他由暗手打出
K。
这是预防对方任何一人持有4张将牌的正确安全打法,但在本例的情况下,这个打法并未起到很好的效用。在东显示将牌缺门之后,南继续打第二轮将牌,明手用
9飞,然后兑现掉
A和K,再由明手将吃第三轮
。但南在兑现掉
A之后,却无法回到自己暗手来叫出最后一张将牌。这时他做到了最好的努力,即在兑现掉
K之后,又再打一
,暗手垫掉一张
。但是,西也跟着垫掉一张
,于是显然西最后肯定会赢得他的
J。
这里,庄家在掌握时机上又错了。他的疏漏,就像常见的情形一样,是发生在第一墩牌上。南应该预先看到,如果东的将牌为缺门,则他暗手的牌是缺少进张的。因此,他应该用明手的
K得进第一墩牌,并由明手打一将牌给暗手的
K。
在很多牌中,庄家应该在一个正确的时刻到来之前,始终不让防守方得到出牌权。在下面的牌例中,庄家就是在这个问题上错误,使自己丧失时机而败北。
双方有局 北发牌
| | A6
| |
|
J105
|
K5
|
A109743
| 西 | 北 | 东 | 南 |
| 83
| | K109752
| | 1 | 1 | 3NT |
Q93
| A862
| -- | -- | -- | -- |
J9762
| Q4
|
QJ5
| 2
|
| QJ4
| |
K74
|
A1083
|
K86
|
西配合东的争叫而首攻
8,庄家由明手跟小。他这时的想法是,如果东用
K得进,他就可以在
中得到第9墩牌。
南只考虑了一个方面就采取了这样的打法,但是他却忽略了考虑他的可能的输张。东用
K得进后,看到继续打这个花色极少前途,于是换出
2,庄家跟小
,西用
Q得后回出第二轮
,东让庄家得进。以后,西在
中重新得到出牌权时,立即回出第三轮
,于是东再得到2墩
而击败定约。
庄家只要较好地掌握时机,这个定约肯定能够做成。他应当在第一墩牌时马上用
A得进,不让对方进手而得到先进攻
的机会,接着立即树立
长套。这样,无论西在
中得牌之后回攻什么牌,庄家都一定能够或者在
中,或者在
中得到第9墩牌。
防守方在时机上的疏漏,更是普遍的现象。但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就是防守方的一个疏漏,往往由于庄家后来的一个失误而得到抵销。于是,虽然在双方都是拙劣的打法之下,仍然得出好像未有过失误一样的相同结果。下面就是一个例子。
双方有局 南发牌
| | 764
| |
|
K5
|
752
|
AQJ82
| 南 | | 北 |
| J953
| | K108
| 1 | | 2 |
J83
| Q962
| 3NT | | -- |
Q1063
| J9
|
65
| K1097
|
| AQ2
| |
A1074
|
AK83
|
43
|
西首攻
3到
K和
A,之后庄家立即动
。明手的
J飞失给
K,东回出
10。南用
Q得进,接着连打
。虽然南还必须再失一墩
,但他得到3墩
,另外每个花色各得到2墩牌,轻松地做成定约。
东如果能够正确地掌握时机,本来是可以把这个定约击败的。假如东在第一轮
时让掉,缓拿他的
K,则庄家明手就没有足够的进张用以树立兑现
长套。在这类情况下未能采取缓拿打法,是一个防守错误,这种错误在英国的每一个桥牌俱乐部中,每年要重复数百次。
然而,如果庄家在一开始时就能够表现出更好的时机感,那末防守方就根本不会得到击败定约的机会。庄家可以允许丢失2墩
,所以在第一轮
时,他由明手打的
牌张应当是8,而不应当是J。这一打法可以在明手还保留有一个
进张的情况下,强迫防守方先用掉一个
止张。
下面是双方都犯时机错误的另一个例子。
双方有局 南发牌
| | KQ94
| |
|
973
|
52
|
7642
| 南 | | 北 |
| A103
| | J62
| 1 | | 1 |
J2
| A854
| 3NT | | -- |
J9764
| Q83
|
J83
| K95
|
| 875
| |
KQ106
|
AK10
|
AQ10
|
我要立即声明一点,就是对于上面的叫牌我是不赞同的。在防守这个千钧一发的危险定约上,西首攻
6,东的
Q逼出南的
K。南出一
给明手的
Q,再由明手回出一
给暗手的
K。接着又打一
给明手的
K,由明手回出§,暗手用
Q飞,成功。之后,南暗手打出
Q,当西的
J掉出来时,南高兴得哈哈作声,并得到了9墩牌。
犯错误的是东,错误在于放掉了第一轮
。在这类情况下,通常都应该在第一个机会时就立即得进出牌权,并马上回出同伴的花色。假如东是这样打的,那他们防守方就能够得到3墩
,再加上两个A而把定约击败。
但是,南在时机的掌握上也不够精确。他第一次由明手打出的牌张不应当是
,而应当是一张
,以便暗手用
Q飞。在用第二轮
进入明手时,方才可以由明手回出一
。这样,不管对方防守如何,南都能及时得到9墩牌而做成定约。
庄家在时机上的另一个失误,就是在逼出防守方的几个止张的先后次序上错误。
双方有局 南发牌
| | KJ83
| |
|
K84
|
1073
|
Q74
| 南 | | 北 |
| 92
| | A1074
| 1 | | 1 |
7
| Q106532
| 2NT | | 3NT |
K9842
| 5
|
AJ965
| 102
|
| Q65
| |
AJ9
|
AQJ6
|
K83
|
西首攻
6,东上
10,南用
K得进。南进攻
花色,打一小
给明手的
J,东立即用
A得进,并回出他的第二张
。西用§A赢得,并继续打出第三轮
。
现在南还需要做出几个
赢墩,才能完成定约,但在他飞
时西用
K得进,并再兑现2墩
而将定约击败。
首攻表明西持有
长套,并且如果西同时持有
A和
K作为进张,则很清楚,定约是根本无法做成的。而如果西仅仅持有这两张牌中的任何一张,则南只需先动
花色.他的定约就肯定能够做成。
这一打法能够及时地把危险的一个对手所持的进张逼出,从而使得他的
长套再也无法兑现。
错失时机会剥夺掉庄家打牌路线中的一个选择,在下面的例子中就有这种情形发生。
双方无局 南发牌
| | Q1052
| |
|
J52
|
AQ
|
AJ74
| 南 | | 北 |
| 73
| | J984
| 1NT | | 2 |
AQ963
| 108
| 2 | | 3NT |
KJ74
| 10853
|
Q5
| 962
|
| AK6
| |
K74
|
962
|
K1083
|
西首攻
6,庄家由明手盖
J赢得。十分清楚,现在庄家绝不能冒险让东得到出牌权,否则由东穿攻一
就会使定约失败。于是他便决定从另一方向飞
,首先兑现
A.然用
10飞,丢失给西的
Q。
西回出
7,这就使南陷入一个十分困难的境地。他必须立即作出决断,究竟是冒险飞
呢,还是打
的3-3分配或双张
J。不可避免地,他终于猜断错误,立即由明手
A得进。以后
J在三轮
中都未掉出来。于是定约只好宕1墩。
这里的失败,是庄家自己的时机错误所造成的。避免失败的办法极为简单,庄家在飞
之前,必须先连打
的三个顶张,以便使情况明朗化。之后,在飞
失败时,他就心中有数,知道他还必须得到几墩
才能做成定约。
双方有局 南发牌
| | A62
| |
|
Q98
|
63
|
A10632
| 南 | | 北 |
| Q973
| | J854
| 1 | | 2 |
6542
| KJ73
| 2NT | | 3NT |
A98
| K10
|
94
| 875
|
| K10
| |
A10
|
QJ7542
|
KQJ
|
西首攻
3,于是南就开始考虑他的机会。由于看来
是4一4分配,所以他正确地决断,
花色可以提供产生第9墩牌的最大机会。
就像假定西是由QJ领头的
中首攻的
那样,南在第一墩牌时由明手跟小
。东的
J逼出南的
K,之后南连打
,并于第三轮时由明手超得过去,继续兑现
。在
长套上,东垫掉
4和
3,南垫掉两张小
,西垫掉
9和
4及2。
在庄家由明手出
时,东立即用
K得进,并回出
7。这时南考虑如果西有
K,他就不能跟小
而让西得到这墩
,因为西将会回出
,这样防守方就能得到5墩牌。因此,他决定放弃
,并试图从
中多得到1墩牌来代替。于是南用
A得进,并接着打出
10给明手的
Q。但是,在东接连打出两张
大牌,并回出一
之后,定约就以宕1而告终结。
很不幸,南遭到如此坚强的防守,然而他的失败完全是由他自己的错误所造成。正确的时机是第一墩牌时由明手
A得进,并立即由明手出一
。这样对方无论怎样防守,都无法把他的定约击败。
双方无局 南发牌
| | J107
| |
|
10863
|
A873
|
75
| 南 | 西 | 北 | 东 |
| 6
| | 94
| 2 | 3 | 3 | -- |
AKQ952
| J4
| 4 | -- | -- | -- |
J4
| Q1092
|
AJ95
| Q10432
|
| AKQ8532
| |
7
|
K65
|
K6
|
西首攻连打
的两个顶张,第二墩牌时庄家就停下来考虑。他看到如果
是3—3分配。并且如果他又能不让东进手出牌.则这个定约就能做成。于是第二轮
他并没有将吃,而是垫掉暗手中的一张
5。不幸的是,后来发现
乃是4-2分配,而且
A又正好在他的
K的后面,结果定约只好宕1墩。
南的考虑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他在时机的掌握上,没有恰到好处。正确的打法是将吃第二轮
,用
A和J叫光将牌。再将吃一次
,然后兑现
K和A。这时由明手打出最后一张
,此刻才是垫掉暗手小
的正确时机。西在得进这墩
之后,就只得被迫或者回出
,或者回出
而送给庄家一个将吃垫牌。
这个打牌路线,只要西的
少于4张,都能保证成功。
在一次对式比赛中出现了下面的一副牌,在这副牌上大多数庄家都把时机掌握错了。
双方无局 南发牌
| | K963
| |
|
K75
|
KQ8
|
1064
| 南 | | 北 |
| A107
| | J64
| 1NT | | 2NT |
AJ84
| 10632
| 3NT | | |
965
| 104
|
987
| KQ32
|
| Q82
| |
Q9
|
AJ732
|
AJ5
|
西按常规选择了一个保护性首攻
9。东打出
Q,一些庄家放掉了这一墩牌,便立即注定了失败的命运。东换攻
2,于是防守方最后共得到3墩
、1墩
和
A,将定约击败。
另一些庄家用
A得进了第一墩牌,出一
给明手的
K,再由明手回出一
。在时机的掌握上,这里又是不适当的。因为这样就使得东能够放掉这墩
而得到好处。庄家在拿完他的
长套之后,还不得不送给防守方1墩
A、2墩
和2墩
。
令人惊异的是,为什么这样多的牌手会低估在这种情况下立即连拿长套这种打法的效果。在这里,南暂时还没有能够肯定做成定约的办法,但为了给自己创造机会,他必须得进第一墩牌,并立即连拿
长套。这就会逼使西所持的牌以一定方式削弱,同时只要庄家能正确判读对方的垫牌,他总是能做成9墩牌的。
在下面的一副牌上,由于时机上的轻微错误,断送了一个有局方的大满贯定约。
双方无局 南发牌
| | 6
| |
|
9
|
AKJ94
|
QJ9654
| 南 | | 北 |
| QJ95
| | K10743
| 1 | | 2 |
K752
| Q1084
| 2 | | 4 |
83
| Q1072
| 4 | | 5 |
1083
| -
| 5 | | 5NT |
| A82
| | 7 | | -- |
AJ63
|
¨65 |
AK72
|
西首攻
Q,南用
A得进,在对全盘尚未作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庄家在第二墩牌时就贸然打出暗手的
A。这个打法在十分之九的情况下是能够做成定约的,但本例却是那唯一的第十种情况,他的满贯已再也无法做成。
南应该看到,如果
是最可能的4-2分配,则他就需要由暗手将吃两次
,因此他就应当对将牌的极偏分配有所考虑。如果所有3张将牌都在东的手中,那就没有任何危险。然而,如果这3张将牌都在西的手中,南就必须保留自已手中的大将牌,以备将吃
之用。因此,第一轮将牌必须由明手赢进。
在下面的一副牌中,由于在副牌花色上发生了一个时机错误,以致将满贯定约断送。
双方无局 南发牌
| | AQ5
| |
|
10752
|
KQ84
|
105
| 南 | | 北 |
| 108
| | J97432
| 1 | | 3 |
Q98
| J
| 6 | | -- |
9732
| 106
|
Q974
| KJ82
|
| K6
| |
AK643
|
AJ5
|
A63
|
这个叫牌进程达到了不给对方以任何信息的优点,但是西仍然找到了使庄家受到威胁的唯一的防守打法,就是首攻一
。
南用
A捉得东的
K后,连打
A和K,东在第二轮
上垫一张
。于是将牌肯定要丢失1墩,因而南看到必须毫不迟延地把他的
输张完全设法垫掉。他连打三轮
,在第三轮
上垫掉暗手一张
。但西将吃第三轮
,然后兑现
Q,将定约击败。
先动比较短的一个副牌花色,看起来似乎是比较自然的事情。但是,南在这里忽略了一点,就是必须西至少持有3张
,否则这个满贯是无论如何做不成的。既然这样,他就应当先试
。当东在第三轮
上示缺时,南就可以在第四轮
上安全地垫掉一张
。而暗手的第二个
输张,便可在第三轮
上垫掉,这时无论西是否将吃,都已无关紧要。
在打牌的早期阶段先让防守方赢得一徽牌,有时是造成一个挤牌局势所需要的唯一的办法。在下面一副牌中,庄家没有掌握住正确时机,防守方则没有出现错误。
双方无局 北家发牌
| | AQ5
| |
|
A6
|
K9862
|
A83
| 西 | 北 | 东 | 南 |
| 873
| | K1094
| | 1 | 加倍 | 1NT |
Q1072
| KJ54
| -- | 3NT | -- | |
J74
| Q3
|
652
| QJ9
|
| J62
| |
983
|
A105
|
K1074
|
西首攻
2,明手打
A,东跟
J。南由明手打一
给暗手的
A,并回出
10让给东得进。
假如东在用
Q得进之后,立刻就兑现
K,则以后他们就根本没有防守成功的希望。但是东没有兑现
K,而是回出
2给西的
10得进,西则成功地换出一
。
南立即用明手的
A赢进,并连拿明手的
赢墩。但这时东已无任何困难,他垫掉两张小
和一张
K,手中只保留一张小
。至此,南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在兑现掉
的顶张后承认宕1。
防守打得的确很好,但是庄家却在第一墩牌时错失掉了他的机会。如果他放掉第一墩
,时机就会大不相同,以后东就无法逃脱两个黑花色挤牌的罗网。
庄家在下面一副牌上做成了他的定约之后,期望得到别人对他的赞赏,但是没有人出声,而的确他在这副牌的做庄上没有任何值得赞赏的地方。
双方有局 南发牌
| | KQJ74
| |
|
63
|
K84
|
K83
| 南 | 西 | 北 | 东 |
| 3
| | 8
| 1 | -- | 4 | 加倍 |
98
| KQ10752
| -- | -- | -- | |
J962
| AQ73
|
J97542
| A10
|
| A109652
| |
AJ4
|
105
|
Q6
|
东的加倍是十分冒险的,另外也很难责怪其同伴没有找到致命性的首攻。相反,西首攻
9到
Q和
A。南打一小
给明手的
K而叫完了对方的将牌,由明手出第二张
。东用
K得进,并回出一
。南由于这时在
J上明手没有合适的牌可垫,所以由明手将吃,并从明手打一小
。东跟
10,南用
Q赢得,并由暗手回打一
,明手也跟小
放掉,希望这时东只剩下单张
A。他侥幸猜中。
在
首攻之后,无论东有几张
,这个定约都应该是能够做成的。由明手出的第一张牌应该是一小
,而不应该是第二张
。在
Q得进这墩
之后,用将牌回到明手,这时方才可以由明手打第二张
。东这时仍必须和前面一样用
K得进,并继续回出
。然而这时庄家就得到了进行消去打法的正确时机。庄家把明手的一张小
垫在
J上,并打出第二轮
。东在得进这墩
之后,就只得被迫或者出
,或者出
送庄家一个将吃垫牌。
庄家有时可以把垫牌机会的选择推迟,直到对他方便的时刻才选择一个合适的垫牌,用这种办法能够给他自己创造一个额外的成功机会。下面就是一个例子。
双方有局 南发牌
| | KQJ9
| |
|
Q75
|
J532
|
Q7
| 南 | | 北 |
| 8652
| | A73
| 1 | | 1 |
A10843
| J962
| 2 | | 3 |
K9
| 874
| 5 | | |
63
| 954
|
| 104
| |
K
|
AQ106
|
AKJ1082
|
西首攻
A,并继续打一
,这就给予庄家一个机会,但是庄家却立即用
Q得进,暗手垫一小
,从而马上又把这个机会丢失掉了。在叫完将牌后,庄家由暗手出
10,明手用
J超打。但东已注意到西跟出的
8,于是放掉这墩
。这样,南就只好回过头来飞
。结果定约宕1墩。
显然南应该将吃第二轮
,把
Q暂时保留起来。在叫完将牌之后,他就可像上面一样由暗手出
10,明手用
J超打。这个打法的差别在于,这时东已不能放掉这墩
,必须立即用
A得进。否则,庄家就可以用明手的
Q把暗手剩下的一张
垫掉。
在类似上面这类具有回避打法因素的牌例中,防守方有时是有机会能把庄家的时机破坏掉的。下面就是一个例子。
双方有局 南发牌
| | 874
| |
|
J962
|
Q754
|
K7
| 南 | 西 | 北 | 东 |
| AJ103
| | 96
| 1 | 加倍 | 2 | 3 |
Q8
| 4
| 4 | -- | -- | -- |
A92
| J1083
|
A865
| QJ10942
|
| KQ52
| |
AK10753
|
K6
|
3
|
西首攻
A,并在不高兴地看到明手牌之后换攻出
J,希望同伴能有一点帮助。
南用
Q得进,叫完对方将牌,然后由暗手打出
6。西这时不能打
A,否则庄家就能够得到2墩
,从而把暗手的2个
输张垫掉。因此西跟一小
,明手用
Q得,但这时庄家已可用明手
K垫掉暗手的
K,只再送2墩
而做成定约。
在第二墩牌时,西只要简单地继续再打一张
,就肯定可以把定约击败。因为这样能够使庄家在一个不利于他的时刻,被迫作出一个垫牌选择,于是防守方一定能得到4墩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