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约桥牌的成功打法 ——
第一墩牌的战略
   佛雷德·卡平 著  王天亮  祖蔚


. 返回目录


第八章  欺骗战术


专家牌手成为常胜将军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叫牌和打牌方面都具有高超的技艺。但事实上,具备并使用所有有关的打牌技巧的本身,并不足以使一个人成为一个真正的好牌手。即使他掌握了所有正确打法的技巧,并且熟悉所有需要特殊处理的各种各样的有关情况,他若不会使用欺骗战术的话,也不会成为专家牌手。总之,大量的这些情况还会继续的出现,这就是光靠熟练的打牌技巧——甚至准确的直觉——还不足以完成一些特定的定约。当你通过观察发现,如果对方打牌正确,你的定约就注定会被击败的时候,你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希望你能够骗使对方采用错误的打法。在这种情况下,欺骗战术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了。

通常来说,在多半情况下,当庄家使用欺骗战术时,效果会更好—些,因为若防守的一方使用欺骗战术的话,他很容易使自己的搭档不明真相而误入歧途。而另一方面,庄家却不存在搭挡会被欺骗,这一点,他有更多的行动自由。

这一章将包括庄家在打第一墩牌时所采用的各种欺骗打法。这里每一个欺骗打法的目的自然是要在庄家试图去欺骗的对方心里,造成一种错误的印象——使其相信幻景是的的确确的实际情况——从而希望这个潜在的受害者,会象庄家所希望的那样去思考和计划打牌。

这里所举的牌例,都出现在专家牌手的比赛对局中。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他所持的态度应该是去分析、理解使用欺骗战术的动机,而不是为了将来模仿使用去单纯地记住它们。如果采用这种态度的话,当需要时,读者的想像力就会得到充分的的发挥。

第一副牌:

J 9 3

A Q 2

J 10 8 3

J 7 2

6 3 2

5 4 

10 9 7

8 6 5 4 3

Q 9 2

A 6

A K 9 4

10 8 6 3

A K Q 10 7

K J

K 7 5 4

Q 5

针对南的4定约,西首次K;明手出2,东跟3,庄家扔掉Q。

西知道南打下的Q很可能是一个骗张,因为,几十年来,这种特殊类型的骗张每天都在使用,并被人们视为“可靠的老朋友”。但是,他也认识到南扔下的Q也很可能正是南持的唯一梅花。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那么继续出A就会被将吃,而明手的J就会被树立为一个赢墩。而且,另一个反对继续出A的因素是,东跟出的是一个表示不欢迎继续出梅花的3。

西经过考虑之后,决定放弃再攻梅花.并于第二墩改出10。庄家用J赢进,肃清对方的将牌,然后让明手的A盖吃自己手中的K,用Q垫掉了他手中的梅花失张。然后再送两墩给对方,一个本来完不成的定约现在得以完成了。

如果庄家在第一墩牌采用正常的、“经济的”打法,出5的话,西就会毫无疑问地在第二墩牌兑现他的A,因为他这样做,即使A被庄家将吃的话,也不会给庄家带来好处。从庄家的角度出发,他用Q作为骗张只会给他带来好处,而不会给他带来任何损失——在那特殊的一天,他的欺骗战术使他大受其益。

第二副牌:

9 8 6 5

A 10 2

K 9 3

7 4 3

K 4 3

J 7 4

9 8 6 3

J 7 6

Q 10 5 4 2

A K 9 6

J 10 5

A Q J 10 2

K Q 5

A 8

Q 8 2

在对方末参与叫牌的情况下,南叫成4定约。在西首攻K时,南扔掉的不是2而是8。接着西在第二墩牌出A,庄家的Q便成了一个赢张。而结果表明,这正是决定他完成定约的第十墩牌。

如果西第二墩牌不出梅花的话,庄家就会丢失三墩和一墩将牌

庄家的骗张用得恰到好处。由于明手持有34,而庄家持有2,所以他知道东的5是他的梅花套中最小的牌。如果东持双张的话,他就会在第一墩牌按大—小顺序打出欢迎信号。因此,南推断如果他在第一墩牌打8的话,西就会注意到2还没有出现,并推测东是在持有诸如Q 52的情况下给出的大一小欢迎信号。

大概西所下的结论正是南所希望的,因为他的确马上兑现了A——而在这副牌结束时,他为此感到十分遗憾。

第三副牌:

前面两副牌或多或少是以标准的、经常出现的情况为特点的,而在这些情况下,庄家采用的骗张恰到好处,因为即使未能成功,庄家也只会有所得而无所失。然而,庄家也会从习惯出发,过于频繁而又不合时宜地使用骗张。这种滥用骗张的结果对庄家是有害的。这里有一副因为使用骗张而付出昂贵代价的牌例。

南发牌
双方有局

A 7 4 3

Q 9 2

K J 8 3

5 2

南 

西 

北 

东 

K 10 9 6

Q J

1NT

3NT

K 7

6 5 4 3

=

9 6

A 7 5 2

J 10 9 8 4

7 6 3

8 5 2

A J 10 8

首攻:J

Q 10 4

A K Q

西首次攻J,庄家用A赢进。接着打Q,东用A盖吃。东没有回打梅花,而改出Q,并赢得了这墩牌。他接着打J,西用K盖过——这样,庄家就无法完成定约了。当他最后飞红心不中,出牌权落入西手时,防守方便以三墩、一墩和一墩而获得胜利。

当庄家错误地用A赢进首攻时,他把关键的信息传递给了防守方东。东知道西首攻的J是从一个J10连张的套中打出来的,因此便可以知道南持有Q。东便想为什么南不用Q而用A赢进首攻呢?答案当然是显而易见的:南还持有K,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南用A得墩是不会有什么损失的。因此东认识到在第三轮继续打梅花是不会有获胜的希望,他便抱着希望改出黑桃套,并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如果庄家用Q赢进首攻的话,当东用A赢得第二墩牌后,他几乎肯定会回出一张。从东的角度来看,西最初很可能持有AJ10xx,而南持有KQx;或西可能持有KJ10xxx,而南持有AQx。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下,回出一张都会是恰当的,并能帮助西树立长套。

但是,当庄家选择用A赢进首攻时,他便露出了马脚。而防守方东则充分利用了这一信息。

第四副牌:

这副牌出现在几年前举行的一次全国桥牌锦标赛上。有人可能会认为作为专家牌手的防守方——东,不应该被南的骗张所蒙蔽。但事实是,如果南不采用欺骗战术的话,东就不会有因受骗而失败的可能。从庄家的角度来看,归结起来,情况仅仅是认识到,如果东打牌正确,庄家就注定要失败。这样,南面临的问题就是要为自己创造出希望来,而不是毫无希望地去打牌。

南发牌
双方无局

Q 5

A Q 6

8 6 5 4 2

J 9 3

西 

9 3

7

2

3

9 7 5 2

J 10 8 3

3

4

3

A J 10 9

4NT

5

K 1 0 7 6 5 4

A Q 8 2

6

=

A K J 10 8 6 4 2

K 4

首攻:3

K Q 7

西首攻3,明手出2,东上A——南扔掉K!东接着打A。南将吃,然后拔光将牌。庄家的方块失张7垫在明手的A下。如果东在第二墩牌打一张的话,西毫无疑问地会将吃这墩牌,从而击败定约,

在这副牌中,有几点非常有趣,并具有指导性。首先,如果南在第一墩牌采取正常的打法的话——扔掉手中的7——东就会立即回打一张让西将吃。在这种“正常”的情况下,东可以肯定西首攻的3是一个单张,因为东没有看到的方块只有K和Q,没有处于西位的牌手会从KQ3或K 3,或Q 3中首攻3。但是由于K的跌出。便可以想像西会从Q 73中首攻3。由此看来,南的骗张便是一种绝妙的欺骗战术。

然而我们的专家牌手东是不应该误入歧途的,因为叫牌为正确地防守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南使用了4N T“黑木”问叫法,他在了解北只持有一张A后就立即叫成了6小满贯定约。如果南有一个梅花失张,再加上一个方块失张K(他在第一墩牌时扔掉了)的话,有这两个肯定失张,他是肯定不会叫成小满贯的:因此,持有两个低级套中A的东应该知道.南肯定是缺梅花才会自愿叫成6

在第二墩牌应该是回出一张,这并不是因为回出这张牌就能保证击败定约,而是因为出A肯定是一种失败的打法,原因是庄家毫无疑问地会将吃这个A的。

第五副牌:

这副牌的特点是庄家为了保证在防守者——东的心里造成一种假象,而巧妙地使用了一个骗张——庄家的确也做到了这一点。

Q 9

Q 10 5 2

A J 7 5

8 6 2

K 6 5 4

A 7

9 6 4 3

8 7

10 4

Q 9 6 2

K J 9

Q10 7 4 3

J 10 8 3 2

A K J

K 8 3

A 5

 

南叫成3NT定约。针对这个定约,西首攻4,东用A赢进。在这墩牌下庄家扔掉了8!

在东看来,这张8“自然”是南所持的最小的黑桃。由于2和3“明显地”被西所持,因此西有一个六张套,并且西依照规则攻的是他的套中的第四张大牌——4。所以东又回打一张,南跟出2,西用K赢。庄家这时便树起了三墩——他现在共有了十个赢墩。如果东在第二墩牌改出梅花的话,庄家就不会树起并兑现他的黑桃套了,因为防守方会抢先树立并兑现他们的梅花套。

从庄家的观点来看,他在第一墩牌所出的骗张是“毫无代价的”。庄家知道西正好持有一个四张的套:西的4是他这个套中的第四大牌,他不可能有比4更小的牌了,因为庄家自己手中持有2和3。庄家扔掉8,从而掩盖了2和3,希望诱使东相信西持有2和3,这样东就可能不会产生任何改打梅花的念头。东的确也没有产生这种念头。

第六副牌:

南发牌
双方有局

9 5

A Q 6

Q J 10 9 5

8 7 4

南 

西 

北 

东 

K 10 7 3 2

J 6 4

1NT

3NT

7 5 2

10 9 4

=

K 3

7 6

10 9 6

A K J 3 2

A Q 8

K J 8 3

首攻:3

A 8 4 2

Q 5

西首攻3,东上J,南用A赢进!请想像一下,在西心里会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的搭挡持有Q,因为如果庄家持有这张Q的话,他肯定不会浪费他的A的,”

然后庄家通过A进入明手,再出Q进行飞牌,西的K赢进。西这时再回打一张小,给东“标明了的”Q——期望东会再回打一张给西,让他兑现他的黑桃。

很显然,南用他隐藏的Q赢得了西回打的黑桃,然后一鼓作气地赢了十墩牌。同样显然的是,如果西在赢进方块之后,迅速改打一张的话,东就会一连拿五墩,然后再回打一张〔使庄家的Q无处可逃〕,这样西就能兑现他的四墩。从防守方的观点来看,若采用上述的打法的话,他们能够拿到十墩牌,这比让庄家拿到十墩牌要好得多。但是,庄家没用Q而用A赢进首攻,便使西“确信”东持有Q。这样就完全改变了如果西认识到真实情况的话,会产生的最后结果。

从我们庄家的眼光(和想法)来看,他采用的这种“不正常”的打牌路线的理由是,首先,如果东持有K的话,那么总是可以保证定约的完成,因为若连续飞牌,庄家就可以拿到五墩,再加上四墩,他便可以“完成使命”了。的确,如果东持有K的话,那么用A而不是用Q赢进首攻,庄家就会丢掉一个价值三十分的超墩奖分。

然而,庄家十分情愿让掉这三十分,作为防止西持有那张十分关键的K的保险费。在这种情况下,西肯定会觉得,南没有用Q赢进首攻意味着南肯定没有Q,因此是东持有这张关键牌;那么当(或如果)一个深谋远虑的西手用K进手的话,他肯定会回打一张小

难道会有人对我们的庄家在第一墩所采用的独出心裁的打法而表示异议吗?

第七副牌:

这副牌和下一副牌例主要讲的是,在一种相同类型的欺骗战术中采用骗张的打法。所有较好的牌手都把这种打法当作他们有效的武器之一,因为使用这种打法绝不会遭到失败。而能够(并且通常会)导致胜利。

南发牌
东西有局

J 10 8

A J 8

Q 10 6 2

J 6 4

南 

西 

北 

东 

Q 9 6 5 3

7 2

1NT

3NT

10 9 6

7 4 2

=

K 7

8 5 4 3

K 7 2

A Q 9 5

A K 4

K Q 5 3

首攻:5

A J 9

10 8 3

西首攻5,明手出J,东跟出2,庄家用K赢进这墩。然后用A进入明手,飞方块不中,被西手的K赢。西这时停下来审视了一下局势。

西推测庄家肯定是从A K双张中出的K,因为如果他持有第三张的话,他就不会用K盖住明手的J,而不让J赢得首攻。所以,在没有什么能够吸引他改出其它花色的情况下,他便回打了一张,想逼出假定的南的单张A。但是,令他惊奇的是,这墩牌让明手的10赢去了。这样,西意识到他自己受骗了,可是,这已经为时过晚了。

南“不必要地”用自己的K盖拿J是他精心设计的策略。他想采取这样的方法去进行方块飞牌,即使飞不中落入西手的话,西也会“认为”庄家最初所持的是AK双张(西觉得南是一个有理性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西一定会继续出黑桃以期能树立他这个套。不幸的是,西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第八副牌:

南发牌
双方无局

Q J

Q J 8 3 2

J 9 5

J 10 9

南 

西 

北 

东 

8 5 4 2

10 9 6 3

1NT

2NT

K 6

7 4

3NT

=

A 4

K Q 10 6 3

K 7 5 3 2

8 4

A K 7

A 10 9 5

首攻:3

8 7 2

A Q 6

西首攻3,明手出J,东跟4,庄家用Q盖过明手的J。采用这样的打法是为了在西的心目中造成这样一种“事实”,即庄家是从他的双张AQ中出的Q。

然后,庄家出一张给明手的J,接着出Q进行飞牌。西用K赢。西“确信”庄家现在只剩下一张A——否则为什么庄家会盖过明手的J而又用J进入明手呢?——西接着打梅花。而这墩牌放明手的10赢去了。庄家这时便可以赢得十墩牌了。

如果明手用的J赢进首攻的话,西绝对不会选择继续打梅花套,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知道庄家还持有AQ。这样,西就很可能改出方块——防守方便会拿到五墩。但是,由于西在第一墩牌受了庄家的欺骗,使得他只想着继续出梅花,而没有去考虑其它的可能。

第九副牌:

8 3 2

K 10

J 10 8 5

A 7 5 4

A J 9 7 5

10 6 4

7 5

Q J 6 4 3 2

K 2

7 6

J 10 9 8

Q 6

K Q

A 9 8

A Q 9 4 3

K 3 2

针对南打3N T,西首攻7,东上10,庄家用K赢进。然后他通过K进入明手,再出J飞牌,输给西的K。很显然,如果西这时出A的话,他就可以打下南的Q,接着再连拿三墩。但是他没有出A,因为他的想法也具有很好的理由。

当西审视局势时,他非常明白南仍然持有Q,因为如果东持有这张牌的话,他就会在第一墩牌时打出来。因此西知道南在第一墩牌上采用了骗张打法。西暗自问道南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西最后下出结论,南使用骗张是因为他持有KQ x,并且想通过骗张试图在西的心里造成南没有Q的假象。这样(西暗自想道)南是想让西出A,从而使自己的Q成为一个赢墩。由于南“显然”是想欺骗西,而西又不会甘愿落入圈套。所以西改出J。庄家松了一口气,然后便拿够了他的九墩牌。

很简单,庄家在“心理上战胜了”西。从南的观点来看,他是故意地造成他没有Q的表面假象。但是东知道西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牌手,并会认识到南在使用一个骗张打法——这样他希望西会想到南是想让西继续出黑挑,而且南如果想继续打黑桃的话,西是不会情愿合作的。

总之,庄家怀有希望地想西会认识到这个骗张,并且不肯上当,因为他会相信南持有KQ x。如果西得出这样的结论的话,他改出其它的套也就是非常自然的了。

西如果是一位普通的牌手,在防守这副牌的话,毫无疑问,他就不会有我们实际的防守方西所进行的思考过程,而十有八九他会拨出A,打下南没有护张的Q。但是,如果那时真是一位普通的牌手进行防守的话,我们的专家牌手庄家南,就可能会用Q赢进首攻,从而公开地宣称他仍然持有K。那时,西还会认识到真实情况吗?

第十副牌:

在这副牌中,庄家在第一墩牌采用了一个简单的欺骗打法。世界上每一个坐西的防守者都会上当受骗,我们这副牌中处于西位的防守者也不例外。

南发牌
南北有局

8 5 2

7 6 4 3

Q 10 2

Q 6 4

南 

西 

北 

东 

J 10

Q 9 6 4 3

2NT*

3NT

K Q 8 2

A 9 5

=

7 4 3

9 8 6 5

J 10 9 7

8

A K 7

J 10

首攻:J

A K J

A K 5 3 2

*在J没有保护张的情况下,这样叫不符合“规则”的。但是,难道还有更好的开叫吗?

西首攻J,明手出4,东出8,庄家跟出5。难道会有哪一个坐西的防守方在这种情况下不认为他搭挡的8是一个欢迎信号?特别是在他没有看见2和3的时候。难道这时西在第二墩牌出10不是一种正常的打法吗?当他这样做时,庄家便拿了十墩牌。

如果庄家赢进了首攻,继续打梅花套的话,东在第二轮就会没有梅花跟出,这样便泄露了天机。而当西后来赢进第四轮时,他肯定会出一张,或一张。如果出的是红心的话,防守方就能兑现四墩。但是,当庄家在第一墩牌使用骗张时,西在第二墩牌便采用了正常的、合乎逻辑的打法,“出10”!

第十一副牌:

最后这副牌为我们举出了一个深谋远虑的专家牌手(庄家),智胜另一个深谋远虑的专家牌手(防守者)的例子。这副牌出现在一九五四年的范德比尔特桥牌锦标赛中。

东发牌
双方有局

Q 9

5 4 2

A Q 8 7

10 8 3 2

西

10 3

A J 7 6 5 2

1

2

3

A Q 10 9

K J 3

3NT

10 6 5 4 2

J 9 3

=

9 5

K

K 8 4 

8 7 6

首攻:10

K

A Q J 7 6 4

西首攻10,我们的庄家南注意到,如果他要是上明手的Q的话,他就会拿到两墩(由于首攻的是10,便可以知道东持有A J)。但是庄家觉得东这时也可以推测到南会赢两墩,所以当东用A盖拿了Q后,他就会改出红心套。

南希望阻止东改出红心套,他在第一墩牌时从明手出9。而东认识到他能够防止庄家赢两墩,便在明手的9下打出鼓励搭挡继续出的7。南用K赢。

庄家接着出K,让明手的A盖吃。然后出10——非常高兴地看到东的K的跌出。庄家这时便有了他的九墩牌。

从东的观念来看,如果庄家情愿扔掉一墩,那么东难道就会高兴地去帮助他吗?实际上我认为不应该。我相信我们应该责备东,因为他知道南是一个很好的牌手,应该认识到南若是没有很好的理由——即他担心如果他从明手出Q,就会被东的A赢去,然后东再改出红心——他是不会随便扔掉一张的。 

 


重要说明:本站资料大多从网上搜集得来,旨在为桥牌爱好者们提供学习交流的方便,部分内容经过重新编排整理,若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13P对很多桥友来说都是一个值得尊敬和留念的地方,前辈的心血不应消失掉。谢谢百度贴吧的贵州桥友xy_alpha提供了保存的数据。
东莞桥牌网于2013年1月15日恢复了13P在线浏览数据,并维持原创造者13P及宰相肚皮前辈的整体架构不再改动和更新!
粤ICP备08117329号-8ICP备05073487号
  © 2008 www.dgbrg.com/13P/    东莞桥牌网    Since 200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