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将牌挤牌


§42. 定义在这本书里,我们很难给予将牌挤牌一个明确的定义,而只能大致定义如下:

将牌挤牌是一种在挤牌确立之后,庄家将吃能力扮演一个决定性角色的挤牌。

根据这个定义,有些牌利用将吃某一威胁花色以确立挤牌,而在此之后又成无将状态,当然不应列入将牌挤牌。

在简单将牌挤牌中,一个敌家是在两门花色中受挤。我们很容易推论至双挤,三挤和复合挤牌,但是这类的情形极为少见,所以我们最多只列举一两个典型的例子。而不加以讨论。而且由于本书已经极有层次的详述过各种挤牌的由来,所以目前只准备讨论两门花色将牌挤牌的基本形式。

§43. 简单将牌挤牌 简单将牌挤牌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受挤者必须在某一门威胁花色中对其挡张保留一个额外的护卫,以避免该挡张被将吃掉。在典型的情形中,BLUE条件必须存在,但是有些例外。防家手上必须多出一张额外的忙张,即表示挤牌将较无将挤牌提早一墩发生,也就是说,将牌挤牌将在倒数第二张自由赢张打出时发生。该自由赢张通常是将牌,但并非一定需要是将牌。由此可知,在挤牌发生后,庄家手上应该仍有一张将牌,而此将牌所扮演的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请不要把底下这个练习与《基本挤牌法§10中的练习相混淆,在该练习中,受挤者同伴的一个挡张被将吃掉了,而真正挤牌发生时,受挤者的同伴只有袖手旁观的份。

练习62.

A642

叫牌过程:

3

西

10432

1

2

3

AK85

4

4

4

4NT

5

5NT

6

7

K3

=

A

AKQJ865

J43

西家首引K。

第一墩:东家跟小牌。

第二~三墩:方块。东家垫红心。

分析62.

Q98

J1075

KQJ10972

8654

97

10

Q9762

西家可能是我们下手的目标。如果东家有五张黑桃和四张梅花,那么应该以他为目标:兑现梅花(维也纳谱),然后奔吃将牌。虽然并非全然没有这种可能性,但是我们还有更好的手段。如果东家有四张黑桃和四张梅花,似乎可以利用将吃黑桃整掉西家。事实不行,因为这将导致《基本挤牌法》§14的失败情形:北家的唯一桥引在南家的花色,而南家在任何花色都没有桥引。

我们再看一次。如果东家有四张黑桃和四张梅花,他就死定了。基于一般原则先兑现一轮梅花,或许可以敲落西家的单张Q也说不定。然后再奔吃四轮将牌,明家点梅花。东家的最后六张牌将是四张黑桃和两张梅花。如果他垫一张梅花,A将敲落他的Q;如果他抛掉一张黑桃,则A作桥,将吃一次就可以打通黑桃。

另一个同样可行的程序是在第四~五墩拔黑桃,接着提四轮将牌。如果东家抛张黑桃,梅花到桌上,将吃一张黑桃,再以梅花下桌,兑现建立的黑桃;如果东家抛掉梅花,则兑现顶张,再以将吃回到手上。

很明显这是一个交互挤牌,与《基本挤牌法》§13唯一的差别在于将牌在此是需要的。北家在南家的花色有一个桥引,而南家在北家的花色也有一个桥引,不过在第一种程序中可照字面解释,第二种程序中则是以将吃北家的花色作为桥引。在此例中,还得请你特别注意将吃黑桃必须拖延到挤牌生效之后;如果你较早将吃,则必定失败。

练习63.

AQ4

叫牌过程:

AK76

西

A863

1

1

52

3

4

=

KJ10972

103

QJ2

86

西家首引K。

第一墩:东家出9。

第二墩:引4。A赢进。

第三墩:引4。Q赢进;西家出7。

第四墩:黑桃。两个防家都跟了。

第五~六墩:黑桃。东家垫5和7。

分析63.

865

3

Q85

J942

107

K954

KQ1043

AJ97

第六墩牌之后,我们开始寻找假设东家有红心长度的打法。果真如此,第五张黑桃就令他无法应付了。(一)如果他抛方块,A将敲落他的单张K,而最后一张将牌将为J提供一个桥引。(二)如果东家抛掉一张红心,庄家就可以利用将吃建立明家的一张红心。

练习64.

53

叫牌过程:

1098743

西

8

1

2

AK73

4

=

K102

AKQ2

AJ74

54

第一墩:西家首引9。东家A吃进。

第二墩:东家回攻Q,K赢进。

第三墩:A。东家垫4。

分析64.

986

AQJ74

J52

10652

KQ93

1062

QJ98

庄家已经铁定有十一墩牌了,现在期待的是第十二墩。红心的分配太坏,使得庄家无法将吃第二次梅花,但东家也无从混水摸鱼。我们把它留给你自行设法。

习题

习题14.

A2

叫牌过程:

AKJ932

西

AKJ

4

4

7

105

=

76

8

542

AKQJ864

西家首引K。

第一墩:东家出3。

第二~五墩:梅花。东家垫10—6,8—9。

第六墩:红心。两个防家都跟了。

第七墩:红心。西家垫4。

提示:基于西家有六张黑桃的假设下,定约可保无虞。

解答14.

KQJ1054

983

4

Q10765

Q3

109876

9732

庄家当然先将吃一次红心,然后引一张将牌。如果东家垫掉一张红心,可利用将吃建立明家一张红心;如果垫成两张方块,那么Q势必被逼落,庄家应该保留5。

这是我们第一次碰到受挤者必须对其挡张保留两个额外护卫的情形。不要忽略了,如果你“基于一般原则”在较早兑现一轮方块,则一切就完蛋了。

习题15.

A9

叫牌过程:

10752

南家主打5,其过程时下已不适用,故予省略。

J984

K92

KQJ107642

52

A108

西家首引K。

第一墩:东家A赢进。庄家垫掉一张方块。

第二墩:引3。庄家将吃;西家出4。

第三墩:方块。西家Q赢进;东家出10。

第四墩:引8。东家出J;庄家将吃。

第五墩:引A。西家垫9。

第六墩:将吃方块。东家跟出K。

第七墩:9。西家垫3。

第八墩:将吃方块。东家垫3。

解答15.

853

K9864

AQJ3

AQ763

K10

Q76

J543

打完四墩牌之后,发现两个防家都在红花色有挡,因此不论梅花位置如何,都没有挤牌。如果梅花大牌全在一个防家手上,他的同伴会负责两门红花色的防御;如果梅花大牌分家,则两个防家又可分担红花色的责任。而且情况这么明显,防御上也很不可能错误。但是可以试试东家方块上的挡张被将吃掉的情形。

第八墩后,如果东家同时有两张梅花大牌,定约就失败了;如果西家有这两张大牌,可造成方块—梅花的简单挤牌;如果梅花分开了,则为双护卫挤牌。西家将垫掉两张梅花,而赌东家的最后三张梅花是J—10—×。

习题16.

KJ98632

叫牌过程:

J3

西

10

1

1

J87

3

3

4

4

×

5

×

=

A

942

KQJ

AKQ1042

西家首引4。

第一墩:明家出8;东家5。

解答16.

4

Q1075

Q8765

AK10

96432

A875

95

63

西家首引的必定是单张,因为我们必须找出三个到明家的桥引。有两个方法可以利用:(一)引10明家盖吃,如果敲下单张9就成功了,不过这是一比八的机会;(二)引小梅花而用明家7偷过,如果梅花2—2分配且西家持有9即可成功,这是一比五的机会。因此,第二墩偷梅花;第三墩将吃黑桃;第四墩10吃掉西家的9。以后只要送一墩方块,其余的就全归庄家所有了。

西家似乎很笨,但也值得原谅。如果他停下来想想,就会发现如果在第一次偷梅花时扑下9,只要东家有两张小梅花就可以阻塞住这门花色了。

习题17.

AK5

叫牌过程:

Q

西

Q1073

1

AQJ104

1

1

×

2

3

3

3

4

4

×

=

98762

8

AJ9

K852

西家首引A。

第一墩:东家出7。

第二墩:引4。

解答17.

QJ1043

A9642

KJ10753

64

K852

3

976

西家第一次的赌倍相当可怕,唯一的解释是他有五张黑桃。因此庄家第二墩以6将吃,然后引2;西家一时迷糊,随手丢了一张小牌,于是5赢进。

现在确定将牌的位置,庄家就容易处理些了。他计划迫西家将吃两次,西家回攻时迫手上将吃两次,那么西家的将牌就可以肃清了。因此,第四墩拔Q,两个防家都跟了。第五墩J,西家垫掉一张方块。如果西家犯了错误,将吃第二轮梅花而放掉第三轮梅花,那么庄家就可以省掉方块偷牌了。但是,现在如果庄家续引第三轮梅花,他将无法避免丢一墩K(试试看)。因此,第六墩改引Q,赢到了;第七墩再偷方块。现在西家就无可奈何了。

习题18.

叫牌过程:

A10862

西

A3

1

1

QJ7652

2

3

3

6

7

=

AKJ2

KQ3

Q105

AK8

西家首引4。

第一墩:A赢进。东家出9。

第二墩:A。东家出2。

解答18.

8764

Q10953

4

J975

J874

K962

10943

这是一个三门花色的挤牌,东家几乎一开始就有麻烦了。挤牌在倒数第三张自由赢张打出时就奏效了。只要认清东家被挤了两次,其余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重要说明:本站资料大多从网上搜集得来,旨在为桥牌爱好者们提供学习交流的方便,部分内容经过重新编排整理,若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13P对很多桥友来说都是一个值得尊敬和留念的地方,前辈的心血不应消失掉。谢谢百度贴吧的贵州桥友xy_alpha提供了保存的数据。
东莞桥牌网于2013年1月15日恢复了13P在线浏览数据,并维持原创造者13P及宰相肚皮前辈的整体架构不再改动和更新!
粤ICP备08117329号-8ICP备05073487号
  © 2008 www.dgbrg.com/13P/    东莞桥牌网    Since 200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