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招,桥牌比赛中的心理策略   弗雷德·卡平著


. 返回前言


第五章 现代叫牌体系采用的非传统叫牌法


我们将在本章讨论和分析促使罗斯—斯通、斯特曼、“叭喇狗”以及卡普兰—谢因沃尔德叫牌法与它们前辈分道扬镳的原因,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他们为什么采用上一章所介绍的非传统叫牌,并将它们作为各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们还摒弃了某些由来已久的叫牌的含义并赋予其与传统含义大相径庭的新意。

1. 弱二开叫

尽管霍华德·申肯继1940-1941年介绍弱二开叫后,为普及弱二开叫做了不懈的努力,但是,在当时,牌手们拒之不受,却对显示牌力的二副花色进局逼叫忠心耿耿。直至罗斯—斯通叫牌法问世,弱二开叫才摆脱困境,最终走上为大众所接受的道路。

事实上,我把荣誉仅归于罗斯和斯通,对申肯和斯特曼是相当不公正的。毫无疑问,对其他人也是如此。罗斯和斯通赋予弱二开叫新的生命,他们是使之充满活力,大有作为的一股生机勃勃的力量,这是有目共睹的。他们有权享受荣誉,但只能是一部分。早在1951年,罗斯—斯通叫牌法发表的前二年,萨姆·斯特曼已吸收弱二开叫为自己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他的早期著作《定约桥牌的精湛叫牌》(注:威灵顿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纽约,1951年。)中作了阐述。毋容置疑,斯特曼、罗斯、斯通和其他讲究实际的理论家们在他们想用书面语言宣传使用弱二开叫以前,就知道其功效了。而且,当弱二开叫以自身的活力刚开始为大众所接受之时,罗斯和斯通就将其纳入自己的叫牌体系。这一用书面形式公开该叫法以供牌手研究和运用的做法,正是促进弱二开叫的普及以及使那些对弱二开叫半信半疑然而又想使用它的牌手相信此叫牌是受人欢迎,是值得推崇的约定叫。

前面已指出,弱二开叫崛起的原因既简单又合乎逻辑:二副花色进局逼叫的强牌千载难逢。如果我们能接受强二开叫的牌极难遇见这一事实,为什么要将这一非常好的叫品白白地浪费在即使每天打牌的人在一个月中也难得遇上一次的牌上呢?为什么不能更好地、更频繁地运用这一叫品呢?

顺便提一下,申肯的弱二开叫并不用于极大多数牌手称之为弱的牌。它表示一手大牌实力不到开叫点,这类牌会使任何牌手趋于开叫一花色——如果他们不怕因开叫导致灾难性后果而引起同伴的不满,也许会作出一花色开叫。

下列是申肯式弱二开叫的牌。

  (1)

  (2)

  (3)

S A J 10 9 X X
H X
D K 10 9 X
C X X

S X X X
H K Q 10 8 X X
D X
C A X X

S X X
H X X
D K J 10 X X X
C A J X

开叫2S

开叫2H

开叫2D

可以看到,上述弱二开叫不仅表示有一些实力可观的花色,而且保证边花略有牌力。在早期,弱二开叫的引入为大量“诚实”的欺诈打开了方便之门。因为对方不解其意又无法适应,当他们一旦成了受害者,不是大声疾呼“我们受骗了”;就是没有固定的防御措施。由于此叫牌的实际威力要强于他们所认为的,故他们经常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然而,时间为之扫清了道路,弱二开叫和弱二开叫的防守叫牌已成为标准。平凡的叫牌法,至少在比赛的范围内是如此。

在申肯(标准)的弱二开叫中,仅2D,2H或2S是弱二开叫,2C开叫留于实力雄厚的牌。在正统叫牌中,此牌是由开叫人采用最强套以逼叫性二副花色叫出。当然,人们已设计了对强2C开叫的应叫和再叫的约定叫,所以应叫人和开叫人之间可以准确地描述各自的牌力。

A. 罗斯—斯通式弱二开叫的依据

罗斯—斯通看到给对方制造麻烦的弱二开叫具有极大的优点:二副开叫夺走了对方相对来说较安全的第一轮叫牌,而二副开叫方即便持有强牌,他们对失去第一轮叫牌在所不惜,因为二副开叫方已经很有特色地描述了自己的牌力。再者,如对方手持好牌或强牌,他们只得在二副或三副水平叫出他们的牌。基于上述的推断,弱二开叫已成为罗斯—斯通叫牌法中的一种标准叫牌,只不过该弱二开叫变得比申肯和他的追随者提倡的二副开叫更弱。在提出罗斯—斯通弱二开叫的条件以及他们对此叫法优点的论述之前,先看一些罗斯—斯通弱二开叫的牌例:

  (1)

  (2)

  (3)

S X X
H K Q 10 9 X X
D K X X
C X X

S X X X
H X X
D A K J X X X
C J X

S A Q 10 X X X
H Q X X
D X X
C K X

开叫2H

开叫2D

不叫(作弱二开叫实力强了些)

弱二开叫的条件:

1. 无局方7-10大牌点;有局方9-11大牌点。
2. 6张套或坚实的5张套。
3. 牌力主要集中在所叫套上。
4. 如叫低套,通常否认有4张高套。
5. 通常无单张。

在复式赛中,罗斯—斯通叫牌法中无逼叫。包括2C在内的所有二副开叫都属弱叫。据作者的记载,实践证明弱二开叫的牌出现次数是强二开叫的10倍。然而,在盘式或总分计分法的比赛中,这一体系采用2C开叫以表示强牌,此叫牌是无条件的进局逼叫。在盘式桥牌中,2C逼叫至关重要,因为重点(最后结局)在于成局和满贯,而不是获取局部分。

根据罗斯和斯通的观点,弱二开叫的优点是:

1. 它能准确描述开叫人的牌力。
2. 此开叫是干扰、阻击对方的叫牌,它堵塞或摧毁对方的交通线。
3. 它能使弱二开叫的同伴自由自在地作出以假乱真的应叫。应叫者的再叫是逼叫(如他们书中所述),除极少数情况外,开叫者不能叫到局,应叫者可通过下述叫牌,将对方逼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a)作出随心所欲的叫牌,不用担心被加叫到局。
(b)叫对方的强套,不必担心同伴不叫。
(c)尤其在主要实力或多或少平均地分布在对方两家,对方无法知道开叫者的同伴持有强牌还是弱牌的情况下,作出提前牺牲叫,让对方去猜测。

根据这一叫牌体系,人们明智地启用频频出现的弱二开叫。一种极其有效的心理叫牌技术由此而诞生,取代了不常见的,利用率不高的强二开叫。现代叫牌体系的设计者——斯特曼,“叭喇狗”和卡普兰—谢因沃尔德紧步罗斯和斯通后尘,分别将弱二开叫纳入各自体系(尽管,在下面将会看到,他们一直采用逼叫性2C表示强牌)。

B. 斯特曼式弱二开叫的依据

依斯特曼之所见(与罗斯—斯通相同)采用强二开叫的长期实践表明二副花色开叫的牌极为少见,以致强二开叫仅成了一件无足轻重的武器;2H或2S作为阻击性开叫远比逼叫实用。因此,弱二开叫取代了高级花色的强二开叫,2D,2C为逼叫。(注:2§和2¨强开叫均属约定性逼叫。开叫者的第一声再叫准确地显示所持牌力。2¨开叫表示较强的牌。除开叫者再叫2NT(如:2¨—2©—2NT)外,该叫法是逼叫到局。对2§的消极应叫是2¨,对2¨的消极应叫是2©。一句话,为达到最佳效果,斯特曼先生在2§和2¨开叫后,设计了各种互为关联的应叫和再叫。)

弱二开叫的条件:

1. 不具备开叫实力的牌。
2. 有一强套,一般说来6张或更长套。
3. 根据局况,有一手估计能赢6至7墩的牌。

例如:

  (1)

  (2)

  (3)

S A Q J X X X
H X
D X X X
C K X X

S K Q 9 8 X X X
H X
D X X X
C X X

S X X
H Q J 10 9 8 X
D A X X
C X X

开叫2S

开叫2S

开叫2H

不论对方争叫与否,应叫者加叫开叫者花色到三副水平,实质上仍为阻击性的,不能理解为邀请进局。因为应叫者可能手持数类牌中的某一种,也可能在为对方设置圈套,所以要由应叫者自行决定是否作出牺牲。如果对方有意进到局的话,应叫者又如何“捣乱”的,则将在下一章论述。

2NT是仅有的逼叫性应叫。即使应叫者先采用2NT逼叫,如果愿意的话,他也可对开叫者的再叫表示沉默。因此,应叫者的最初应叫可视为心理叫牌。开叫者不得将最初应叫抬到局,所以心理性2NT应叫风险不大。不过,在一般情况下,手持强牌才作出2NT应叫,以便进一步了解是否存在成局或满贯的可能性。

弱二开叫不仅有利于阻击、干扰,而且有利于实谋展计,欺诈行骗。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对方会常把弱二开叫看作是对争叫的一股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应叫者就能趁隙而入,采取饶有吸引力又能从中得胜的惩罚性行动。例如:

  北

  南

S K Q 10 X X X
H X
D K X X
C X X X

S X
H Q 10 9 X
D A Q X X
C K Q J X

西

2S

3H

×

在类似上述的牌情中,由于应叫者完全清楚同伴的牌无防守能力,开叫者不应误认为应叫者的行动是无足轻重的。当应叫者作惩罚性的加倍后,开叫者不应再逃叫自己的花色。即使同伴的所作所为“稀奇古怪”,也要尊重他的判断。不论应叫者“捣乱”与否,他对同伴有限的牌力了如指掌。应叫者对开叫者的牌力心中有数,而开叫者对应叫者的牌力则一无所知,因而,应叫者理应作出最后的裁决。

C. “叭喇狗”式弱二开叫的依据

象其他叫牌法一样,“叭喇狗”叫牌法也认为逼叫性强二开叫的牌极为罕见,它用2S,2H和2D弱开叫代替强二开叫,2C作为有进局可能的逼叫。不论局方情况如何,都可采用弱二开叫(尽管弱二开叫会自然地受到局况的左右)。

弱二开叫的条件:

1. 任何6张套,或一个好的5张套另带一个4张低花套。
2. 有一或两个弱的高花旁套。
3. 5-12大牌点,要根据局况和位置而定。

无局时,2H开叫的范例是:

S X X
H K 10 9 X X X
D K X X
C J X

S X X
H Q J 10 X X
D K X
C Q 9 X X

手持介于一副花色和二副花色开叫之间模棱两可的牌时,在任何位置,弱二开叫应优先于一副花色开叫。

应叫者对弱二开叫可选择不叫,或高筑障碍工事,或采取建设性行动。在手无强套,又与开叫者花色失配,或持有中等实力的牌,任何一方都无成局希望的情况下,不叫最为可取(即无需叫到局或阻击对方)。

可行的干扰行动包括:

1. 一副加叫,阻击性的。
2. 二副加叫,阻击性的,也可表示强牌。
3. 叫2NT,逼叫性的。可表示强牌,也可以是虚张声势。

上述干扰行动通常可以用来施展计谋,例如,应叫新花色,即使是非逼叫性止叫,也可用作有利可图的心理叫牌。例如:

S X X
H X X X X
D K X X X X
C X X

无局方,同伴开叫2H。“叭喇狗”叫牌法建议对上述牌例作出2S应叫!假定对方至少能成局,或许有满贯可能,打2S宕八墩(负400分),负分低于让对方叫牌并打成局后的得分。当然,一旦对方加倍,应叫者要不失时机地逃回H定约这一避风港内。

在罗斯—斯通和卡普兰—谢因沃尔德的叫牌法中,应叫新花色是逼叫,同时也用作心理叫牌。“叭喇狗”叫牌法喜爱非逼叫性的叫牌,其主要原因是它能使应叫者“修改”叫牌以达到最佳定约。例如:应叫者在2H开叫后,可叫2S,当他手持:

S K Q J 10 X X
H X
D A X X
C X X X

虽然弱二开叫的同伴可采取一系列的建设性行为,但是有一种手段是“叭喇狗”叫牌法独家拥有的。那就是逼叫性2NT约定叫以及开叫者对此作出的再叫。2NT应叫用于多数需进一步摸清开叫者牌力的牌。(如上所述,此叫法也可作为一种虚张声势的叫牌。)开叫者可以作下列再叫:

1. 3C:低限。
2. 3D:低限(此要求对下述两种情况不试用)。
3. 开叫2S后,再叫3H,表示高限和H套中有A或带有护张的K。
4. 在三副水平叫出原高级花色,低限,牌型较好。

D. 卡普兰—谢因沃尔德式弱二开叫的依据

正象其他现代非传统叫牌的同代人所做的那样,卡普兰—谢因沃尔德也认为弱二开叫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武器,并将其纳入他们的叫法。同其他叫牌体系一样,2C开叫表示强牌;2D、2H或2S为弱牌。弱二开叫的条件与其他体系大同小异:

1. 9-11点,包括牌型点,不多也不少于1½至2个快速赢墩(AK—2;AQ—1½;A—1;KQ—1;KX—½)。

2. 所叫套必须是6张半坚固长套,即便同伴是单张,此牌也能做将牌。

例如:

S K Q J 10 X X
H K X X
D X X
C X X

这是一副典型的2S开叫牌例。一方使得对方不能叫牌;如果他们叫牌的话,同伴能靠开叫者在防守中赢1墩或2墩牌。

在弱二开叫的应叫中,任何应叫新花色同2NT应叫一样,为一轮逼叫;加叫开叫者花色(2H—不叫—3H)是阻击性应叫;对开叫花色直接跳叫到局(2S—不叫—4S)表示能够成局或者是阻击性叫牌。同伴开叫2S,持下列一手牌可加叫到4S

S A 10 X X
H X
D X X
C J X X X X X

4S的阻击性应叫使对方没有机会寻找他们最佳的栖身之处。

以上是有关第一和第二家先于同伴叫牌的弱二开叫。第三或第四家的弱二开叫决非正统叫牌,因为你不必再试图向同伴描述你的牌力,不论你牌力如何,他决心缄口不言。第三和第四家弱二开叫的主要目的是阻击对方;结果,所叫套可能很坏,第一或第二家所需的正常计点法被抛之脑后,直到下一副牌。

实际上,决定是否在第三或第四家作出弱二开叫是以能否与对方抗衡为主要标准的。“书本”叫法已被牌手的判断所取代,因此,那种冒险的冲动和欲望往往是在第三或第四家找到宣泄的通道。以下是一副被推荐在第三家采用2S开叫的牌例:

S K J X X X X
H X X
D A 10 X X
C X

由于花色不够坚实,作为第一或第二家,牌手会不叫,因为他担心打其他花色或许更好些。一旦同伴不叫,他唯一关心的是作出便宜的叫牌,或扰乱敌方的叫牌,而不是寻找己方的最佳定约。

2. 弱跳争叫

自定约桥牌问世以来,跳争叫(1H—2S)一直表示强套。跳争叫是邀请手持一个以上的大牌赢墩或大约6点牌的同伴继续叫牌。在标准叫牌中,作出强跳争叫的牌例是:

1.

开叫1D后,争叫2S

S A Q 10 9 X X X
H X
D X X
C A K X

2.

开叫1S后,争叫3C

S X X
H Q X
D K J
C A K Q J X X X

A. 罗斯—斯通式弱跳争叫的依据

处于争叫位置的牌手很少持有上述描述的特殊牌例,因此,罗斯和斯通认为强跳争叫(象强二开叫一样)只不过是摆设而已。因为非跳叫性争叫,或继技术性加倍后加倍者的示强再叫均能充分表示身置争叫位置的牌手持有的标准强跳争叫的牌。他们想,那么为什么不采用跳争叫以表示争叫位置上屡次三番出现的弱牌呢?

这里有一些罗斯—斯通弱跳争叫的范例。

有局方,对方开叫1D。你是第二家,无局方,手持:

  (1)

  (2)

  (3)

S X X
H X
D K 10 X X
C Q J 10 X X X

S A Q 10 X X X
H X X
D X
C X X X X

S Q 10 9 X X X
H X
D X X
C Q J X X

跳争叫3C

跳争叫2S

跳争叫2S

弱跳争叫的条件:

  无局方

  有局方

1. 高限为9大牌点。
2. 牌力通常集中在所叫套上。
3. 指望阻击叫定约宕墩不超过3墩。
4. 示意同伴除非自己承担责任,
   不然不得加倍或再叫

1. 高限为11大牌点。
2. 牌力集中在所叫套上。
3. 指望阻击叫定约宕墩不超过3墩。
   若对方无局,则不超过2墩。
4. 有一个好套。

实际上,可以例举许多令人信服得理由来说明运用跳争叫描述弱牌而不是强牌的合理性。其一,它使牌手在手无大有作为的大牌时也能自由自在地行动。他可对平常要保持沉默的牌作出争叫——同伴如能心领神会,配合默契,此叫法即奏效;其二,它能导致不甘心“按兵不动”的对方作出不自然的自由叫牌;其三,它能破坏和扰乱敌方交通线;其四,它能给同伴比较准确地描绘二副阻击争叫者手中牌的牌型。同时,它既可作为一种警告又可以作为提前牺牲叫的指南。

B. 斯特曼式弱跳争叫的依据

作为萨姆·斯特曼现实主义叫牌法的一个实例,人们不得不琢磨他关于每一种叫牌都是折衷叫牌的论点。他充分认识到任何特殊的叫牌都在一定场合奏效。但是,该叫牌又从其武器库中挤走了另一个同样有效的叫牌。这时,牌手要对可供选择的叫牌作出判断,哪一种更为常见,就将其作为更实用的叫牌用之。同时,要从行之有效的叫牌中大捞好处,摒弃不常见的叫牌就十分必要了。这就是斯特曼和他的队友在抛弃显示实力的跳争叫(1H—2S)后,采用弱跳争叫达到阻击目的的准则。早在1950年的首次世界桥牌锦标赛上(美国队获胜),萨姆·斯特曼就采用这一非传统的弱跳争叫,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以下斯特曼著作中的摘录能看到他对这一问题的见解:

“当前,在对方开叫后,许多牌手采用同样的方法以示强牌:他们采用信息性加倍,或争叫无将,或作出跳争叫。跳争叫在理论上光彩夺目,只是在实践中,这一上乘的叫牌工具只能打零工。我们发现用跳争叫表示强牌的机会微乎其微。即使时机到来,用加倍后再叫出花色的办法同样也可以示强,这样做或许会更好。由于跳争叫作为一种显示实力的叫牌不能自食其力,我们就赋予它一种能使之有效的,持续不断工作的职能。跳争叫的含义可由局况来定:

(1)在双方有局或对方有局我方无局的情况下,作为阻击性叫牌。

(2)在我方有局对方无局时,表示强牌。”

不管尚未入门的读者是否赞成这一弱叫,事实上,斯特曼、申肯、海伦·索贝尔、约翰·克劳福特、乔治·拉比等桥牌赛的一流牌手都认为它是极其有效和实用的武器。可以设想,如果事实证明他们采用弱跳争叫是愚蠢之举,他们早就会将其扔进垃圾堆。他们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似乎越来越热心于此。

C. “叭喇狗”式弱跳争叫的依据

跳叫到二副水平的争叫(1C—2S)和直接跳叫对方花色(1D—3D),不论局况如何都是表示弱牌的阻击性叫牌。这些叫牌法主要功能是扰乱或制造混乱。为达到此目的,它们抢占了叫牌正常的交通要道。这些争叫只需牌手在所持的牌中具有足够的赢墩实力就能免遭惨败。例如,无局方手持下列牌,可在1C开叫后争叫2S

S Q J X X X X
H X X
D K J 10
C X X

S K J 10 9 X X
H X
D J X X X
C X X

注意:上述各牌近似弱二开叫。

但是,简单跳叫到三副水平的争叫表示强牌。这些叫牌强烈邀叫同伴叫3NT或一高花成局定约。例如:

  (1)

  (2)

S X X X
H K X
D X
C A K J 10 X X X

S X X
H A Q J 10 X X
D Q 10
C A Q X

对方开叫1S,跳叫3C

对方开叫1S,跳叫3H

多副跳争叫(1D—3S;1H—4C等等)都属阻击性或干扰性叫牌。例如开叫1D,无局方持下列牌可跳争叫3S

S K Q 10 X X X X
H X X X
D X
C J X

假如多一张S,少一张H或多一张CQ(CQJX),少一张H,可以跳争叫4S

D. 卡普兰—谢因沃尔德式弱跳争叫的依据

也同其他三种叫牌体系一样,二副跳争叫(1D—2S)是阻击性叫牌。与其说这一叫牌是描述牌力的叫牌,还不如说是战术上冒险的叫牌,所以没有为此叫牌设置牌点条件。在实战中积累的经验和准确的判断就成为决定能否采用弱跳争叫的关键。没有数字依据不会导致对可作跳争叫牌的类型发生误解,也不会导致该叫牌体系的使用者滥用此叫牌。当然,要正确而又策略地运用阻击性跳争叫,必须透彻理解作者将其引入各自体系的意图。我相信下述简略地介绍会使读者对采用弱跳争叫的主要目的以及它的实战效果有所了解,如我做不到这一点,他们的著作能够做到。

弱跳争叫毫不迟疑地让同伴知道争叫者不想成局。因此,他不必担心同伴会使他陷入困境。而且,弱跳争叫使同伴为阻击敌方的成局定约作出牺牲更为容易,因这一争叫表明这手牌的防守力量有限。至关重要的是,阻击性跳争叫能在扰乱对方交通线时大显神通。作为例子,让我们看看下面一手牌:

  (1)

S X X
H X X
D Q J 10
C K Q J 10 X X

你上家开叫1S,它扰乱了你的叫牌,如你争叫2C,除了使同伴猜测你持好牌作正常争叫,或者猜测你参与争叫是为了示意首攻以外,还能得到什么?持有下列各牌,你会不会叫2C呢?

  (2)

  (3)

  (4)

S X X
H X X
D K J X
C A K Q J X X

S X X
H A Q X
D X X
C A Q J X X X

S X X X
H A
D A X X
C K Q 10 X X X

如果你持上述四手牌,同样争叫2C,同伴怎么可能知道你是对成局感兴趣,还是仅仅作出扰乱性叫牌呢?此外,更重要的是,手持牌例(1),对1S作出2C争叫,只占取了微不足道的叫牌时空,但是争叫3C,夺取了对方整整一级水平的叫牌时空,这可是关键的一级水平。

手持牌例(1),夺取对方的叫牌时空,同时,示意同伴你持有一手不太妙的牌,这难道不是你的愿望吗?毋容置疑,跳争叫3C会使你成功地达到目的。因此3C争叫是卡普兰—谢因沃尔德原则的具体体现:手持弱牌,采用跳争叫以挤掉对方的叫牌时空。手持强牌,则缓缓推进,使联手间有互通情况的余地。实施该原则总会有风险,但是,实践证明这一原则有持久不衰的功效。

牌手如何决定使用一副争叫,还是跳争叫呢?答案等于回答人们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要叫牌?”如果你想叫牌是因为你方前景可观,成局有望(如持有上述例(2)、(3)和(4)的牌),那么,应作出非跳争叫,但是,如果,你想通过叫牌堵塞对方的交通,或作出牺牲,那么,作跳争叫。如上所述,对于争叫,不存在任何不容变通的规则,这取决于牌手的判断。事实上,很多牌手介于两种叫牌之间,例如,你持有:

S X X
H X X
D K Q J 10 X X
C A X X

假如你是第二家,对方第一家开叫1H,你也许最好叫2D。应该承认,这一争叫比较弱,但是如果同伴在旁套花色中有足够的控制张,那么叫到3NT的机会还是不少的。

假如你是第三或第四家,对方开叫1H,情况就不同了。同伴已放弃叫牌,他不象持有能做成3NT定约的止张和赢墩。随着成局希望的破灭,你要趁势利用有阻击价值的跳争叫,此时,3D成了可取的叫牌。

作为一般标准,一个牌手可根据快速赢墩来决定是否作出阻击性跳争叫。持有2½或2½以上的快速赢墩,不得使用阻击性跳争叫(如果你作出跳争叫,同伴会对你的防守实力产生误解)。只有不多于1½快速赢墩以及在分布上有相当的做牌实力的牌,才能构成理想的弱跳争叫牌例。如同所有的阻击性叫牌一样,它要求一副牌具备进攻实力而不是防守实力。

阻击性争叫者的同伴承担毫不费力的工作。如果他的行动指南为“畅言是银,沉默是金,”他会得到令人满意的报酬。一旦作出弱跳争叫,必须记住,争叫者不希听到同伴的任何叫牌。他不是向你描述牌力,让你在他叫牌的基础上采取行动。他叫牌的主要目的(尽管不是唯一的)是要防止对方从容不迫地叫到最佳定约。占据通常留给好牌持有者的叫牌空间,这样可能要冒很大的风险。为抢占对方的叫牌空间,他冒着被加倍的危险,故意冒叫。倘若下家不加倍,同样的冒险取得了成功。

因此,除非你有绝对明确的行动可采取,否则,作不叫,满足于同伴叫牌给你带来的任何好处。不要因为同伴作了弱叫,而责备他。如果这样,他将恨你。

依我之见,对弱跳争叫取代强跳争叫的可行性不应有任何怀疑。同样,如果保留2C开叫作为逼叫的话,我对弱二开叫取代强二开叫的可行性也没有丝毫怀疑。如果这两种叫牌(其他弱叫也一样)还存在着什么根本的不足的话,那就是人的过失。使用者总是超越对这类叫牌所规定的范围,即它的使用者有时不能自制,在手持太好或不够好的牌时,常常作出弱跳争叫(或弱二开叫)。因此,如果弱跳争叫或弱二开叫存在严重的不足,责任应归咎于使用者的过失,而不是叫牌法的本身。

3. 弱无将开叫

A. 斯特曼叫牌法采用弱无将开叫的理由(注:罗斯—斯通叫牌法没有采用弱无将。“叭喇狗”叫牌法仅在无局时采用此叫法。有局时,“叭喇狗”叫牌法采用了不同于16-18点标准无将的17-19点无将开叫。)

萨姆·斯特曼指出,1NT开叫在进攻时是最受重用的武器之一。甚至当此叫牌不需要比花色开叫更强的牌力时,一开始的无将叫牌也能震住对手,使他们保持沉默。按照惯例,一开始叫1NT表示一副实力强于正常开叫的牌。在过去十年里,一致认可的牌点为16—18点。既然1NT开叫得到权威如此厚爱,对方就有足够的理由靠椅思忖采用哪套花色首攻最后定约。一方聚集如此强的牌力,还要算上他同伴的实力,与强无将开叫方争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当然,1NT开叫也存在一些不足。它跨越了整整一级水平的叫牌空间,几乎使循序渐进的叫牌不可能进行。另外,如果对方拥有大部分余下的大牌,开叫1NT可能会面临重罚的危险。但是,对此不用耿耿于怀,不是因为它不存在,而是因为在整个叫牌过程中,任何叫牌都会面临这种风险。成局或满贯分是叫牌者的目标,为此冒点风险理所应当。1NT开叫很有威力,并为对方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因要占领叫牌阵地,牌手务必要有足够的胆量,还得冒很大的危险。在实践中,牌手不得不承认16—18点无将开叫的利大大超过弊。

然而,确立13—14点(弱无将)为无将开叫的牌力也自有一番道理。乍一看,对不到一副花色开叫实力的牌作出1NT开叫似乎没有理由。但是,归根结底,有很多充分的理由证明人们把此叫牌作为行之有效的叫牌工具的主张是正确的。

对此叫牌会使开叫者面临重罚的论点提出的反驳是,此叫牌使必须步入二副水平叫牌的对方在竟叫时更为困难。无将开叫者的下家知道,如果他叫牌,他可能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损失可能会不堪设想。但是,如果他不叫,可能会放弃一副能够成局的牌,上家的处境也不妙,即使应叫者对1NT开叫作出不叫,也不能保证他没有11或12点。在这种情况下,如防守方把他的沉默看作是手持弱牌的表现,那就是伸出脖子任人宰割。

12—14点的无将开叫除了它的阻击性价值外,还有其它实际的优点。一副水平通常用来试探牌型分布的情况,目的是找出将牌花色。这样,联手里最有希望做成局或赢得不成局定约的小分。当叫牌始于最低水平,如1C,在两位牌手叫到一副水平的终点1NT之前,他们可以互相交换大量的情报。当有必要试探牌情时,这种叫法极为称心如意,因为同伴间需要描述牌型。但是,第一声低水平叫牌有一大不利,它使对方对牌力平均的牌作出争叫。对方的这一自由行动,通常会使开叫者和他的同伴退出叫牌的角逐。

当防守方的实力大大落后时,角逐不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因为攻方将置防守方而不理,不断向已选定的定约推进。但是当“财产”的分配没有给开叫者和他的同伴带来明显的优势时,能够使对方保持沉默,就占到了便宜。1NT开叫通常能做到这一点,而1花色叫牌可能不行。如果防守方想要参与竞争,他面临必须进入二副水平及意识到开叫者的同伴可能在伺机伏击他这一事实,他会决定不参与叫牌以等待更好的机会。这样,叫牌方将毫不费力地得到许多做庄的机会。当防守方持强牌,不甘心对叫牌抱无动于衷的态度时,他常常会迈进二副水平,结果被两手强牌活活卡死。

基于12—14点平均牌型上所作的1NT开叫,几乎或完全不能向同伴提供牌型上的支持,如果开叫者开叫1花色,他会再叫1NT,这似乎永恒不变。直接开叫1NT,他示意同伴他的12—14点分布在四套花色中,一旦受到争叫的干预,此叫牌会使应叫者更为容易地采取惩罚性行动。他不必担心开叫者的大部分牌力会在防守中一钱不值。另一优点是,当联手牌力达25点,牌力几乎均匀地分布在两家,任何一家都不具备足够的开叫实力时,就能叫到可以做成的无将定约。

当然,12—14点的无将所冒的风险比16—18点的无将大,但是,就此认为它明显地更易被罚是个错觉,当开叫者开叫1花色,应叫者手持6点时,他们会叫到1NT;如果应叫者手持6点以下的牌,对花色开叫不作应叫,这就暴露了他的困境,使他面临可能的严厉惩罚。当应叫者牌点很低,1NT开叫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他。他可能持有11点左右的牌力而不作应叫,他下家对他究竟手持不足成局实力的牌还是牌点极低的牌就不得而知了。此外,假如对方确实采取了惩罚行动,应叫者在持有5张或6张套时,可逃叫,深信开叫者对他叫出的花色有所支持。

斯特曼叫牌法提倡使用两种或任何一种无将开叫,并采取了介于这两种流行的无将标准之间的中间立场。无局时,牌力要求可为12—14点;有局时,为16—18点。在这两者之间,当危险不大时,牌手可以享受开叫弱无将给对方造成障碍的优势;当惩罚可能严厉时,采用强无将以躲避惩罚。(注:两年来,斯特曼先生对这些开叫范围作了修正,又将其广泛地用于比赛中,以观它们的功效。有局时,各个位置都能采用15-17点的开叫;无局时,第一、二、四家采用12-14点的无将,第三家采用11-14点的无将或带有5张C套的10-14点无将。)

斯特曼并不想将任何一种无将开叫的范围强加于牌手。他指出,在他的叫牌体系中,采用一种标准而排斥另一种自有道理。他极力主张学生采用最能适合自己风格和性情的无将叫牌。在我看来,斯特曼的另一建议是极富有逻辑性的折衷方法:将弱无将用于比赛分制(复式桥牌)的打牌中,这一打法,不论总分出入多少,一副牌的最高分与另一副牌的最低分相互抵消;在以总分决定输赢(盘式桥牌)的比赛中,根据局况采用弱无将或强无将开叫。

依斯特曼之见,假如他在枪口的威逼下被迫选择一种无将范围而排斥另一种时,他会选择弱无将以作为极其行之有效的、会给进攻方带来极大灵活性的叫牌。

B. 卡普兰—谢因沃尔德叫牌法采用弱无将的理由

卡普兰—谢因沃尔德叫牌法的核心是弱无将开叫。据作者说,以追随者所提供的确凿数据来看,每四副牌中,就有一副采用1NT开叫!

在谈及作者确立无将为核心体系基础的原因及此叫牌的利弊之前,让我们先谈谈这一叫牌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此叫牌:弱无将开叫必须具有12-14大牌点,牌型平均的牌。不论局况如何,它可在任何时候,在各个位置上使用。

平均牌型无疑是指4—3—3—3、4—4—3—2或5—3—3—2分布的牌,5张套是低花。在4—4—3—2或5—3—3—2中的双张可以是两张小牌。

弱无将开叫的范例:

S A K X X
H J 10 X
D A X X
C X X X

S K X
H Q 10 X
D Q 10 X X
C A J X X

S K X X
H X X X
D A Q X X X
C K X

“在必须开叫弱无将”这一说法中有一例外:如果己方有局,敌方无局,牌手愿意的话,可以对仅12点牌力的牌不作叫牌;但是这手牌无论如何也不能开叫1花色。

什么是导致弱无将开叫成为卡普兰—谢因沃尔德叫牌法的基础的有利条件呢?为什么作为开叫,该体系摈弃了16-18点的强无将,而用2-14点的弱无将取而代之?(注:我们不在些论述与强无将比较而言弱无将所具有的优点:关于这一点,斯特曼在上一节分析利弊时已谈及。但是,唯恐读者会认为强无将已引退,我要阐明有卡普兰-谢因沃尔德的叫牌法中,通过开叫人的再叫,能准确地显示一手美国标准叫牌中用1NT开叫的牌。)其理由如下:

(1)因为每四副牌中就有一副弱无将开叫型的牌,而强无将开叫型的牌每十五副左右才能有一副。为达到阻击目的采用弱无将,假如结果表明大有益处,这就富有极强的逻辑性。换言之,牌手需要用具有阻击性功效的1NT开叫来叫出弱牌,而不是叫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对付的强牌。这与弱牌用高叫,强牌用低叫这一卡普兰—谢因沃尔德的原则相吻合。这一原则在任何时候,都是十分稳妥的。作者认为,弱无将业已成为一种理想的阻击性叫牌。如果对方想参与争叫,他们必须进入二阶水平。很明显,二阶水平的危险要比一阶水平大得多。

(2)此叫牌能使牌手便利地处理大牌为12-13点的4—3—3—3,4—4—3—2和5—3—3—2的牌型。以前,由于没有合适或省力的再叫,牌手持有这类牌,通常是不叫。例如:

  (a)

  (b)

  (c)

  (d)

S A K X X
H A X X
D J 10 X
C X X X

S Q X X
H Q X X
D K Q X X
C A X X

S A X X X
H J X X
D X X X X
C A K

S X X
H Q X X
D A K X X X
C K X

用1NT开叫上述牌例的有利条件是:它为12-14点的牌提供了令人满意的叫法,否则这类牌就得不叫,或者即便勉强地开叫1花色,也会再叫到1NT,达到同样的定约,而同时又送给对方在一阶水平上叫牌的机会。通过1NT开叫不仅获得阻击的好处,而且使同伴成了这一队的队长。因为应叫者对己方的联手牌力和牌型了如指掌,他可作出既简单又有控制的叫牌。许多牌打了安全的1NT定约,避免了冒很大的风险的2NT定约。此外,它取得了弱二开叫具有的阻击性优点,没有使同伴遭受在处理弱二开叫时经常要遇到的麻烦。

(3)弱无将开叫明确地利用了限制性叫牌的理论。除非同伴持有至少12点牌,否则他不得在无将开叫后再插一手(为寻找成局定约)。如果他在二阶水平叫出花色。显然,他持有不平均牌型,在寻找最佳定约。对1NT开叫后的2D,2H和2S应叫,都是示弱止叫,要求开叫者不叫。2C应叫是斯特曼问叫。

(4)当两家不叫,第四家作出保护性地再叫时,危险随之而来,这是由于开叫者和同伴对1NT开叫未作应叫,他也可能手持10或11点,悠然自得地埋伏在一旁。

(5)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弱无将这一措词就能经常诱惑对方以蹩脚的牌作出争叫,从而赐予应叫者惩罚性加倍的良机。另外,好的牌手明白对16-18点的无将开叫作出争叫是愚蠢的。他们知道要与该叫牌对抗,从而赢得一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为赢得最多只不过是不成局分而招麻烦,是糟糕的冒险。强无将的不利之处也存在于弱无将:它警告对方不要寻短见,因此,失去了惩罚性的加倍这大笔收益的主要来源。

(6)当无将开叫者的同伴在二阶水平应叫花色时,(特别是高花,)阻击的形势已造成。应叫者可能持有0-11点不等的牌力,这样,他们就可能持有高达25点的牌力,有时防守方不得不在三阶水平叫出套来。反之,没能参与争叫就会让开叫方作了一个便宜的牺牲叫。而防守方本来是可以得不成局分或甚至于做成局。

(7)无将开叫者的同伴在打防守时占便宜,同时会发现许多可作惩罚性加倍的情况,这时,牌力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

(8)弱无将开叫与克伯森、高伦和其他专家提倡的理论完全吻合:即一手实力平平的牌要打的最佳定约是1NT。如牌力不强,应叫者会不叫,那对方对牌型和牌张的分布将一无所知。联手间总会在二阶水平达到最佳定约。因为应叫者知道开叫者持有12-14大牌点,手持强牌时,叫牌会大大向前推进。

(9)即使对方的牌能稳妥地完成无将定约,弱无将开叫也能够制止他们寻找到此定约。第一声无将已由开叫人叫出,对方在心理上不敢再作出无将叫牌,即使同最优秀的牌手打牌,这一点也有效。如果对方对牌力衡算原则不能融会贯通,他们会发觉自己在应该成局的情况下,却在打一个不成局的小分定约。

(10)由于牌力较为均匀地分布在无将开叫者和他同伴的手中,在打双方实力相当的定约时,无将定约更有做成的机会,该优点独一无二。现已发现,可能由于联手间信息交换十分便利,如果两副牌的牌点相同,那么,牌点较为均匀分布于两手的牌较之牌点集中于一手的牌可做出更多的墩数。

(11)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开叫的是某花色而不是1NT,那就暗示这是一手较象样的牌。现在要讨论和分析一花色开叫与开叫者各种再叫之间的系统配合,和说明应叫者明显不正统的再叫是如何的合理,以及在实质上如何地合乎逻辑(注:那些有兴趣研究卡普兰—谢因沃尔德叫牌法具体功能的人,可以看看《如何打致胜桥牌》一书),那既不是时候,也不是地方。举一主要例子就能清楚地说明采用弱无将作为该叫牌法的主要开叫叫品,是怎样在关于开叫者第一次再叫的含义上大大地富有戏剧性地改变了许多由来已久的概念的。

看一看下面两例叫牌的过程:

(1)

(2)

1C

1H

1D

1S

1NT

1NT

在美国标准叫牌中,上述1NT再叫通常表示平均牌型、低限开叫的牌。但是,在卡普兰—谢因沃尔德的叫牌法中,这种解释行不通。因为开叫者持有低限、平均牌型的牌,他会作出弱无将开叫(12-14)!因此,在卡普兰—谢因沃尔德的叫牌法中,开叫者的1NT再叫表示15-17点,平均牌型。(注:当开叫者持有18-20点平均牌型的牌,他将跳叫到2NT。开叫者作出1NT或2NT再叫,处理了在标准叫牌中,需要强无将(16-18点)开叫的牌。)显然,在卡普兰—谢因沃尔德叫牌法中,应叫者的第二次用叫所需的牌点低于标准叫牌法。这些介于开叫者和应叫者之间的必要修正,已在实践中得到认真的观察和研究。这些叫品作为耳目一新、一反传统观念的现代叫牌法已溶于该叫牌体系中。

现在,让我们将注意力转向弱无将可推测到的不利方面。

对不论局况,各个位置都能使用弱无将这一论点所提出的最大异议是,有局方时,运用此开叫会极为容易地受到惩罚性加倍和严厉的惩罚。在理论上,这似乎是合理的批评。一个人可以造出无数个假设的解说性牌例以说明有局方弱无将开叫者受到严厉的惩罚,是由于他自己的“罪过”。但是,在真正的实践中,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在多年的实验中(注:这种叫牌不但被弱无将的先驱卡普兰、谢因沃尔德和他们的门徒,且被美国和欧洲几十个当代第一流的专家所采用),弱无将开叫导致的严重罚分牌例少得令人难以置信,这归于各种可行的安全因素,其中之一是开叫者或应叫者持有一个5张或更长的套就能有效;另一种是在敌方加倍或惩罚性的不叫后,任何一位同伴采用再加倍以作为SOS(求救——译注)信号。再加倍的这种用法独一无二。还有一种,即平衡加倍是冒险之举。一旦开叫者的同伴持有均势牌力,他会高举大斧等待在被迫作出应叫的加倍者的同伴身后。再有一种,甚至当应叫者手持糟透的牌时,他可直接借助于斯特曼问叫,用意是逃避无疑会将其吞噬的即将来临的厄运。当外面的牌点或多或少、较为均衡地分布在对方两家,任何一家也不能胸有成竹地介入争叫,因为使用斯特曼问叫的牌手可能持不错的牌,甚至当对方发觉使用斯特曼是个骗局,即使用者对开叫者的答叫(不论是2D、2H或2S)未作出反应时,也没有勇气作惩罚性加倍了。因为通常对方任何一家不会有足够的将牌与开叫者较量,所以要对花色作出惩罚性加倍是难上加难。这样,弱无将开叫的一方一般能安然无恙地逃之夭夭。以下是摘自作者书中有关上述论点的典型范例:

S K X X
H K 10 X X
D A J X
C Q X X

S A X
H A 9 X X
D K X X
C A J X X

S Q J 10 X X
H Q X
D Q 10 X
C K 10 X

S X X X
H J X X
D X X X X
C X X X

西

1NT

2C

2H

×

2S

2NT

3NT

=

可以看到,如果南对1NT开叫不作应叫,西就会加倍,东会任其而过,北或南随后作出SOS再加倍或逃叫某一花色都会再遭到对方的加倍。但是,当南果断地采用斯特曼2C问叫,他就造成了一种局面,即西后来对北2H定约的加倍,并不表示有H实力,而是一般争叫实力。在这种情形下,为使得加倍成功,东特别需要有H实力——可他没有。当然,东和西仍继续叫牌,叫到了3NT定约,可惜他们丢失了予以弱无将开叫方摧毁性惩罚的机会。

犹如一燕不成夏,一个实例不能证明一种理论是否成立。但是,一个人能适当地随机应变,那就不必担心1NT开叫后会受到重罚,这就是弱无将使用者的观点。它建立在许多实例基础之上。一方如果宕300或500分,一般说明对方能成局。如上所述,虽然在应叫者毫无实力的情况下,在理论上存在较大宕分的可能性,但是,卡普兰—谢因沃尔德却坚持,在他们使用弱无将的这些年里,这些情况从未发生过。他们相信,只要使用者学会如何在生死攸关之际死里逃生,就会免遭不幸。

4. 弱跳应叫

A. 罗斯—斯通叫牌法采用弱跳应叫的理由

标准叫牌经常用强跳应叫(1D—2S)表示至少能成局的一手强牌。当今,许多牌手认为此应叫是试探满贯。然而,罗斯—斯通认为弱跳应叫远比强跳应叫有用。这是一副罗斯—斯通的门徒使用弱跳叫新花色应叫的牌例:

同伴开叫1D,你应叫2H,当持有:

S X X
H Q J 9 X X X
D X
C X X X X

他们采用弱跳叫新花色应叫的理由是:科学的叫牌已发展到无需用强跳叫新花色应叫就能相对简单地叫出好套的程度。不过,在持一手有长套,但不到6点的牌和持有一手能合适地作出第一轮应叫,但不能再叫的牌时,棘手的问题还是随之而来。依罗斯与斯通之见,弱跳叫新花色应叫为上述两类牌的持有者提供了实际的帮助。同时,用常规叫牌法处理实力雄厚的应叫牌。

罗斯—斯通叫牌法采用弱跳叫新花色应叫的条件

1. 大牌点不高于6点。

2. 有一套6张或更长的花色,或比较好的5张套(如果是5张套,只能在二副水平叫牌,不在三副水平)。

3. 尤其同伴开叫高花,手持同伴所叫套,通常不超过2张。

我认为,代替强跳叫新花色应叫的弱跳应叫新花色应叫是件功效欠佳的武器。首先,许多权威人士认为并承认,与试探满贯的强跳叫新花色应叫相比,需作出弱跳叫新花色应叫的牌不常见到。当然,应该承认前者也同样不常见到。但是,实力坚固的牌一旦出现,直接的强跳叫新花色应叫就意味着希望叫到满贯;一般说来,不仅能促使叫到小满贯或大满贯,而且联手间能够止步于成局定约,而不是上升到岌岌可危的5H和5S

尽管罗斯—斯通关于科学的叫牌已发展到无需强跳叫新花色应叫就能够相对简单地叫出好套的程度这一论点是正确的,虽然科学家们也使用了此科学的叫牌法,但到目前为止,群众还没达到能够使用这需要作出推理及准确判断的科学叫牌法程度。因此,用一件由于出现频率低,而似乎无法提供明显好处的武器取代一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直接生效的武器,就等于是用干扰敌方使之不快来代替通过满贯叫牌来攻击并置他们于死地。

在当前桥牌发展时期,采用弱跳叫新花色应叫来取代强跳叫新花色应叫这一做法是不合理的。

斯特曼、卡普兰和谢因沃尔德认为将此叫牌法纳入他们的体系还不合适,他们保留着强跳叫新花色应叫作为进攻型武器。

B. “叭喇狗”叫牌法采用弱跳应叫的理由

如同罗斯—斯同叫牌法,在“叭喇狗”叫牌法中,跳叫新花色应叫是阻击性叫牌,用以表示弱牌和长套。但是,有一例外:无局方,3C应叫表示强牌。如果开叫者是心理开叫(这一叫牌将在下面有关心理开叫这一节中讨论),此应叫属逼叫。有局方,3C应叫同其他跳叫新花色应叫一样,属自然阻击叫。这是一个弱跳叫新花色应叫的范例,有局或无局,同伴开叫1H,应叫者持有:

S X X
H J X
D Q J 9 X X X X
C X X

依作者之见,弱跳叫新花色应叫是强有力的扰乱性武器,它不仅是一个向同伴示意危险的有效的信号和对开叫者来说,它近乎于止叫,而且还是一个即使是手持绝大多数大牌的对手也难以跨越的高障碍。无局方时,对开叫者可能的心理性1C、1D、1H或1S开叫作出3C应叫以描述强牌,作者们认为把跳叫新花色应叫作为阻击性叫牌,会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实惠。

5. 心理开叫

自从1925年定约桥牌问世以来,心理开叫一直被当作一种“恶作剧”的叫牌。此叫牌要达到的目的是诈骗对方,在他们头脑中制造一种假象,即心理开叫者拥有实际上不存在的特定的牌张。现以指出和看到,心理开叫是否能在一半的时间里达到预期的目的,还是十分令人怀疑。但是,希望之树长青——其使用者并不为心理开叫的叵测而感到沮丧。这些年来,每当时期适宜,他们就采用此叫牌,为的是寻寻开心,以观后果;或在牌打得乏味时,给牌戏增加点趣味性。有时他们的努力如愿以偿,但有时灾难性的结果随之而到。

已经看到,这些心理叫牌基本上是一种盲目的叫牌。开叫者事先从来不知道他的心理叫牌是富有灵感,还是荒谬绝伦,但是,在罗斯—斯通叫牌法中以及在其它各种现代叫牌体系中,井井有条和周密设计取代了混乱和盲目,心理开叫已成为有控制或有节制的武器。

A. 罗斯—斯通叫牌法采用有控制,有节制的心理开叫的理由

罗斯—斯通叫牌法是第一个提倡心理叫牌的体系。它是一种不带固有条件的开叫,并把该叫牌纳入了叫牌体制。这一叫牌不为欺骗对方而设计,这是一种用于第一或第二家的特殊叫牌,通常用作示意同伴应该首攻哪一套花色。

当开叫者对同伴的应叫不作反应时,表明开叫属心理叫牌。它实际上是指:“我是心理开叫,大牌主要集中在所叫套上,我对其他花色的攻牌无能为力。”

有节制的叫牌的条件

1. 此叫牌用于第一或第二家。
2. 至少是4张套,3-6大牌点,实力全部或主要集中在所叫套上(不得弱于Q10XX)。
3. 没有单张或缺门的平均牌型。
4. 通常在无局方时,采用此叫牌一。有局方时,心理叫牌只能在对方也有局时,方可使用。

由于心理开叫是该体系的一部分,除开叫方有局,对方无局的情况下,标准的2NT(13-15)和3NT(16-18)应叫已遭摒弃。取而代之的是表示20-21点的2NT应叫和表示22点或高于22点的3NT应叫。

除非同伴不能作出2NT应叫或对开叫者的花色加叫二副,否则心理开叫者一有机会就应不叫。在同伴应叫2NT后,如果心理开叫者持有高限开叫牌(5或6点),他将再叫3NT或三副水平叫出自己的套。如果仅持有3或4点(心理叫牌的低限),他将不叫。相反,2NT应叫后,除3NT或三副水平再叫自己花色外,开叫者的任何叫牌都证实开叫系常规开叫。对常规开叫同伴作出的2NT或3NT应叫,表示满贯十拿九稳。

即使开叫者是心理开叫,对开叫者的高花加二副以示中等实力,是该体系新的延伸,当然,这是当应叫人持有一套与开叫花色配套的强牌时(20或高于20点),为进一步保护应叫人而设计的。在1H—3H或1S—3S后,开叫人持有心理叫牌的低限,就不叫。但是,如果持有5或6点,就叫3NT,表明心理叫牌的高限,要求应叫者将配套花色叫到成局定约。例如:

你持有:

同伴

S A Q 10 9 8
H X X
D X X X
C X X X

1S

3S

你叫3NT,在证实心理开叫的同时,表示手持高限,愿意打成局定约。现在,同伴必须叫4S

至于罗斯—斯通心理开叫的利是否超过弊还尚无定论。但是,无论牌手是如何看待此叫牌的实际功效,事实上,继罗斯—斯通叫牌法后,相继问世的现代非传统叫牌法(斯特曼、“叭喇狗”、卡普兰—谢因沃尔德)已将心理开叫纳入他们的叫牌体系。可以认为,由于罗斯、斯通、斯特曼、汉纳、斯蒂恩、卡普兰、谢因沃尔德等等都是在他们的体系公布于世之前就享有盛名的优秀桥牌手。所以,在心理开叫没被实践证明是件极为行之有效的武器之前,他们是不会将这有控制或有节制的心理开叫溶于各自的体系的。

根据罗斯和斯通的观点,应该看到,心理叫牌主要应该用于比赛分制,(不同于盘式桥牌或总分计算法比赛)的打牌中,这一比赛是为了获得超额赢墩。一旦心理叫牌发生意外,损失的是一副牌,而不是一条命。

B. 斯特曼叫牌法采用有控制或有节制的心理叫牌的理由

作为战术性叫牌,心理开叫的有效性在于一旦叫牌成功,它达到了目的;一旦失败,它给对方头脑中留下了无可确信的阴影。从此以后,他们会疑神疑鬼地看待带有不规则迹象的每个反常的叫牌。不过,无节制,无条理的使用心理叫牌乃是大害,因为一旦出差错,损失可能会是不堪设想的。但是,正如斯特曼指出的那样,如果置此叫法而不用,联手间就会放弃转败为胜的机遇。

在斯特曼叫牌体系中,有准备(有控制或有节制)的心理开叫是一致公认的叫牌。但是,心理开叫必须要与所规定的标准并行不悖:

1. 仅有3-6点的牌,至少2点必须在所叫套上。
2. 所叫套必须是4-6张,最好至少是5张套。
3. 手持牌中没有任何第二套花色的实力比4张花色更强。

遵守上述规则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第一,如果心理开叫被发现或暴露(类似情况经常发生),开叫者的同伴可以首攻已叫出的强套,这在打无将定约时非常重要,在每个赢墩都至关重要的复式桥牌双人赛中犹为如此。第二,牌手可偶尔地采取干扰行动,而又不冒险使己方叫至一个特别危险的定约。

在应叫者手持强牌,看上去开叫有可能不是真的、常规叫牌的情况下,斯特曼叫牌法对心理开叫的分辨采取灵活的做法,而心理开叫者对一般的逼叫性应叫,如一盖一应叫等等,可以不叫,但他需要对跳叫新花色作出反应。联手间最重要的是让同伴直接认识到开叫是假的。

当开叫者听到跳叫新花色应叫,他通过对开叫套或无将作出最便宜的再叫来表示他的开叫是心理性的。例如:

1.   

  南

2.

  南

S K J 10 X X
H X X
D X X X
C X X X

S X X
H K J 10 X X
D X X X
C X X X

1S

2C

1H

2S

3S

2NT

如果开叫是正常叫牌,再叫决不会是便宜地叫出原花色或在最低水平叫出无将。例如:

1.   

  南

2.

  南

S A X X
H X X
D A J 10 X
C A X X X

S X X
H A K J X X
D A Q X
C X X X

1D

2H

1H

2S

3C

3H

可以看到,斯特曼的有准备的心理开叫是一种有节制的叫牌,现已自成一个小小的体系。但是,犹如处理所有非传统的和虚假的叫牌,如果开叫者和应叫者在使用时不能小心谨慎,心理叫就是一件危险的武器,在同伴不习惯、不期待心理叫牌时,切忌使用此叫法。

C. “叭喇狗”叫牌法采用有控制或有节制的心理叫牌的理由

鉴于罗斯—斯通和斯特曼提出的同样原因,“叭喇狗”相信有控制的心理叫牌是用途极为广泛的武器,此叫牌的条件是:

1. 在无局方时,通常采用此叫牌。
2. 一手牌少于7大牌点,
3. 开叫者总是准备自所叫套中首攻,因此,此套至少要有2点大牌(Q10XX)。

正象在其它体系中那样,已设计出一个小小的约定叫体系以保护持极强牌的同伴。这里的逻辑性毋容置疑,因为心理开叫者的战术在尚未识破之前,不得叫牌,当同伴拥有绝对优势的实力时,要采用一些特殊的叫牌,以保护同伴。

在“叭喇狗”叫牌体系中,3C应叫是绝对逼叫,尽管是虚张声势,但是它表示有足够的实力证明在三副水平的叫牌,甚至对心理开叫也是合情合理的。3C应叫表示持有至少20点并与开叫花色匹配的牌,或者至少23点不匹配的牌,并表示不是高限的心理开叫也能成局。

3C应叫问:“同伴,你是在心理叫牌吗?”开叫者如果是在心理叫牌,回答3D,实际上是说:“不错,你当场捉住了我!”其它再叫都是自然叫牌,表示常规开叫。在这种情况下,满贯已近在咫尺。

当应叫者手持20-23点时——对心理开叫自然表示怀疑——他作出鼓励性的2NT强跳应叫(能与罗斯—斯通的应叫相比)。开叫者允许使用六种虚张声势再叫中的任何一种,凭借此叫法把他的牌分为:心理开叫的高限、心理开叫的低限、正常叫牌等等。作为一名过去历史专业的学生,我记不清有哪一个历史时期的“穷人”受到象“叭喇狗”心理开叫者一样多的关注。(因为无局时才能作出心理开叫,所以作为逼叫的3C应叫也在无局时使用。有局时,如同跳叫新花色应叫,3C应叫是正常的阻击性弱叫。)

“叭喇狗”叫牌法有两大流派——西部和南部。两派都是提倡低分开叫,但是南部派的条件较之西部派要低。因为要区分低分开叫和心理开叫并非容易之事,所以南部派舍弃了心理开叫(尽管不甘心情愿)。

D. 卡普兰—谢因沃尔德叫牌法采用有控制有节制的心理开叫的理由

象其他三个现代叫牌体系一样,心理开叫已成为卡普兰—谢因沃尔德叫牌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此叫法的条件是:

1. 可叫套至少4张,一般是5张。以A、K或Q领头。
2. 3-6大牌点。
3. 旁套无A或K。

下面是典型的牌例,这些牌例在其它叫牌体系中也用作心理开叫:

S X X
H K J X X X
D X X X
C X X X

S X X
H X X X
D J X X
C Q 10 X X X

S X X X
H X X X
D K Q J X
C X X X

开叫1H

开叫1C

开叫1D

依作者之见,心理开叫是一件非常有效的武器。当牌手持有一手蹩脚的牌,对方理所当然地拥有足够的实力以采取积极的行动。此叫牌不是用来吓唬有经验的对手,使他们不得参与叫牌,而是使对方不得按照他们所熟悉、正常的方式叫牌,将他们逼进陌生的、令人不快的境地。有关这一点的精彩实例将在下一章谈到。

干扰敌方强牌的心理开叫失败时,其为之付出的代价很少是惨重的。也许,令人诧异的是,作者视心理开叫为所有正统叫牌中最安全的一种。坐在心理开叫者的下家作出技术性加倍或争叫,这似乎是一成不变的规律。只要心理开叫者的同伴不过分活跃,开叫者就不会陷入困境。但是,如果他的同伴意识到心理开叫的可能性,他就要学会对开叫作出猜测,小心翼翼地前进。当然,当应叫人无法确定开叫是常规叫还是虚假叫牌的时候,偶尔也会有麻烦,但是,在实战中,心理开叫事实上已给卡普兰—谢因沃尔德叫牌法的支持在者们可观的报酬。

6. 低花反加叫

在标准叫牌中,低花一副加叫(1C—2C;1D—2D)通常表示弱牌,然而二副加叫(1C—3C;1D—3D)通常表示强牌。在卡普兰—谢因沃尔德叫牌法中,1C加叫到2C,1D加叫到2D是逼叫。1C加叫到3C,1D加叫到3D是弱叫。在比赛中,这一叫牌已成了众所周知的“低花反加叫”。为什么它与正统的叫牌背道而驰?以及为什么要采用低花反加叫呢?

A. 卡普兰—谢因沃尔德叫牌法采用低花反加叫的理由

首先,应该看到,这种处理叫牌的方法在美国标准叫牌法中是有先例的。多年来,高花加二副(1S—3S;1H—3H)总是表示强牌,而加三副(1S—4S;1H—4H)表示弱牌。换言之,较高的加叫表示弱牌,而较低的加叫表示强牌。这与卡普兰—谢因沃尔德的基本原则并行不悖,要取得阻击效果,必须用弱牌,而不是强牌。既然这些叫牌具有合理的安全性,他们在理论和实践中,就支持高叫用于弱牌,低叫用于强牌的论点。

1955年埃德加·卡普兰在给《桥牌世界》的信中就已确信,标准的、正统的低花加叫一副,加二副的叫牌是毫无用处的。他指出:

“……你叫1C,同伴应叫2C以表示坏牌(当然,我指的是2C加叫),以及用加二副的方法处理好牌,叫到3C,纯属愚蠢叫法。准确地说,这一逆叫是合乎逻辑的,当我持有:

S X X
H Q X X
D X X X
C K J X X X

“在同伴开叫1C后,我希望能够叫3C,逼对方猜测是否要在三阶水平上参与叫牌。当我持有:

S X X
H A Q X
D Q X X
C A 10 X X X

“在1C开叫后,我希望叫出2C,为试探3NT或满贯留下叫牌空间。持有显然是你打的牌,而作出挤满空间的叫牌,以及手持你担心是对方打的牌,而压低叫牌水平,是完全没有道理的。阻击性跳加叫和一副强加叫毋容置疑地应该用于低花……。这在高花中也能奏效,尤其有5张高套,你有3张支持可以跳加叫……。”

整整四年后,可以饶有趣味地看到,在《桥牌世界》对96名全国一流桥牌专家进行的民意测验中,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样问的:“对卡普兰—谢因沃尔德的低花作出一副强叫牌,1C—不叫—3C的阻击性叫牌的观点,你是怎么认为的?我喜欢这种处理叫牌的方法,……我不喜欢这种处理叫牌的方法……?”

来自这些优秀的、有见解的专家们的观点是:59人喜欢这一处理叫牌的方法,32人不喜欢,5人“无可奉告”。当然,结论一目了然:在接受卡普兰—谢因沃尔德这一低花加叫一副、加二副的观点时,绝大多数专家确实认为这逆传统潮流而行的叫法是可取的。

根据这一体系严格的条件,作二副加叫叫牌用有5-8大牌点,没有能够打低花成局定约的奇特牌型,且必须要有5张或5张以上的将牌,因为开叫者一般仅手持一个3张套。它肯定排斥了有4张高套的可能性,因没有一个4张套会被冷落。事实上,此叫牌告诉同伴,如果开叫者持有15-17点,成局无望。

从计点看,二副加叫结束之际正是一副加叫开始之时:最低的牌力范围为9大牌点,如果同伴手持所期望的15-17点的高限,成局有望。如最高的牌力范围为20多点,有足够的实力直接跳叫新花色。低花加一副逼叫排斥有4张高花的可能。如同惯例,应叫人的首要职责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出示高套。

在加一副或加二副后,开叫者再叫什么,如何叫,不是本章讨论的范围。卡普兰—谢因沃尔德叫牌法已设计了必要的相互关系,结果是低花反加叫已成为功效强、运行正常的机器。

罗斯—斯通和“叭喇狗”叫牌法都没有将此叫牌纳入他们的体系。不过,斯特曼同伴采用二副加叫(1C—3C;1D—3D)以作为非逼叫性叫牌,为此叫牌歌功颂德,保留二副加叫用于这类牌:

S X
H Q X X X
D X X X
C K J X X X

1C开叫后,应叫3C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些现代的、非传统的叫牌出现在桥牌锦标赛中的实例。当它们在一流比赛中一一登场亮相时,请你仔细地观察——我相信,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对他们持有偏见,你都会情不自禁地为它们拍掌叫绝的,当它们在你眼前出现时,你会同意他们的叫法。

 


重要说明:本站资料大多从网上搜集得来,旨在为桥牌爱好者们提供学习交流的方便,部分内容经过重新编排整理,若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13P对很多桥友来说都是一个值得尊敬和留念的地方,前辈的心血不应消失掉。谢谢百度贴吧的贵州桥友xy_alpha提供了保存的数据。
东莞桥牌网于2013年1月15日恢复了13P在线浏览数据,并维持原创造者13P及宰相肚皮前辈的整体架构不再改动和更新!
粤ICP备08117329号-8ICP备05073487号
  © 2008 www.dgbrg.com/13P/    东莞桥牌网    Since 200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