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成立於1958年的IBPA(國際橋牌寫作協會International Bridge Press Association),推廣橋牌活動不遺餘力。從1973年起,IBPA每年都從成千上萬的牌局中,精挑細選出一付「年度最佳主打牌局」(Best Played Hand of the Year),主打的橋手及報導的作家皆獲頒「所羅門獎」(The Charles Solomon Award)(註),以資獎勵。
2001年,丹麥籍的彼德生(Otto Charles Pedersen),以「追夢人」(A Danish Dreamer)一文,報導了克利斯丁森(Sebastian Kristensen)的精彩演出,獲選為年度最佳主打牌局。
克利斯丁森是丹麥人,年僅28歲,是一位天份極高的年輕人,打橋牌的歷史才二年半。除了希望能在美國完成學業,他最大的夢想是成為職業橋牌手,留在美國一展橋牌生涯。下面的牌局,西家發牌,南北方有身價。
![]()
AQ108
![]()
954
![]()
KQ543
![]()
10
![]()
K43
![]()
![]()
J97
![]()
AQJ
![]()
72
![]()
J76
![]()
A10982
![]()
A542
![]()
763
![]()
652
![]()
K10863
![]()
--
![]()
KQJ98
西
北
東
南
克利斯丁森
1NT(1)
Pass
Pass
2
(3)
Pass
4
All Pass
(1)1NT為15-17點。
(2)2
示紅心及一門低花牌組。
西家首引
3。克利斯丁森以
Q贏進,出
10,手中
Q蓋過,西家
A吃進。西家續攻黑桃,夢家
A贏吃,出
K,東家上
A,手中王吃。克利斯丁森此時已知剩下的大牌應都在西家,看起來還得丟三磴王牌,然而年輕人總是滿懷夢想,永遠充滿希望。
克利斯丁森手中出大梅花,夢家王吃,提
Q拋掉手中黑桃失張,手中王吃一次黑桃,夢家再王吃一次大梅花,然後手中再王吃方塊,形勢演變成為︰
![]()
10
![]()
9
![]()
54
![]()
--
![]()
--
![]()
![]()
--
![]()
AQJ
![]()
72
![]()
--
![]()
109
![]()
5
![]()
--
![]()
--
![]()
K10
![]()
--
![]()
KJ
克利斯丁森手中出梅花,剝光西家的出手張
5,夢家
9王吃。現在夢家任何出牌,手中都拋掉梅花,西家王吃後,只能從
A-Q中引牌,而南家的
K就是合約所需的第十磴。
克利斯丁森終於實現了他的夢想,以精彩無比的莊家打法完成了他的合約。讀者諸君請注意,莊家梅花雖有四磴贏張,但他取得的十磴牌中,七磴王牌、二磴黑桃及一磴方塊,卻沒有任何一磴梅花。
(註)1996年起,改為由法國橋牌雜誌Le Bridgeur贊助的The Le Bridgeur Award, 2000年起,又改為由Digital Fountain資訊公司贊助的The Digital Fountain Award。
取材自彼德生(Otto Charles Pedersen)之「追夢人」(A Danish Dreamer),原載IBPA期刊第441期。
![]()
本则牌例取自台湾南联桥牌网,特此向陈国榕先生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