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莫根(David Morgan)
最近,讨论强Pass体系的贴子有一种误导的倾向。不仅有误导读者的潜在可能性,同时如果越来越多的牌手无理由的要求限制此类体系,将造成实践中的负面影响。
强Pass还是弱开叫?
就此类体系而言,“强Pass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容易引起误会的名字(“逼叫性Pass”则更糟)。之所以这样说,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不是所有的此类体系都采用强Pass。如:瑞典的超级黑桃体系(Super Spade System)用Pass来表示8点以上,4张以上黑桃。即使有些是用Pass来表示一手超过平均实力的牌,但在某些体系中的Pass也不是无限制的,而是个限制性叫牌(因为仍然保留了强一梅花开叫)。
而“弱开叫”则是个更好的名字,这是因为差不多所有的推动此类体系发展的理论家都是在寻找一种开叫8-12点牌的途径。为什么?因为这是出现概率最高的牌。(8-12点出现的概率超过44%,而13点以上牌出现的概率只有27%。)许多牌手过去是,现在还是,在对方开叫后用8-12点的牌争叫,那么为什么在对手有机会描述他们的牌情前就先叫出来呢?
对于大多数的体系设计者来说,强Pass是采用表示8-12点牌的限制性开叫后逻辑上的结论。虽然用Pass表示强牌的方式存在缺陷(容易受干扰,而本方任何套都没叫出),但这总比降低标准开叫低限,使其表示8-22点牌的方式要好。
关于此类观点最精辟的论述可在卢卡斯·斯拉文斯基(Lukasz Slawinski)和斯坦尼斯劳·鲁明斯基(Stanislaw Ruminski)的《弱开叫体系评介及雷格里斯体系》一书中找到。该书首版于1974年,英文版出现在1979年。(译注:有中文版。)在魔法方块体系(Magic Diamond System)的介绍中也有这样的论述,而这个体系在网上就能找到。
打破平衡的不同方法
采用8-12点开叫的一个关键原因是这能够让对方难以找到到他们的最佳定约。而这一点在很久以前就被注意到是打破平衡的另一个方法,而打破平衡是所有严肃认真的桥牌手们都在追求的一个目标。(至少在S·J·西蒙(S. J. Simon)于1949年出版的那本强横的《叫牌设计》中就已经被提到。)
这里说的平衡是指:在双方都能叫到最佳定约的情况下,本方损失最小的一个定约。如果南北能完成4S,而东西能完成4H,那么平衡点就是东西做5H被加倍,1个宕。南北不能叫5S,因为这要宕;而东西也不能让对方做4S,因为损失更大。这有时还要考虑局况的因素。
而打破平衡的方法是做自己的最佳定约或者不让对方做他们的最佳定约。这也就是为什么几乎在所有的体系中都包含了这两方面的元素,例如阻击叫。但不是所有的体系都是这样,如美国理论家S·加顿·乔其尔(S. Garton Churchill,有以其名字命名的体系)就发誓放弃绝大多数阻击叫,直到他晚年才改变看法,我对此表示理解。而再进一步来看,如在第三家位置的轻开叫,弱跳争叫,或者弱的跳加叫,同伴开叫后的弱跳叫等都是以此为目的。
无论的记分方式,还是桥牌规则,都没有说采用这一种方法会比采用另一种方法能得到额外的奖励。因此,那些关于“建设性”的叫牌方式(以达到本方的最佳定约为目的)比“破坏性”的叫牌方式(以阻止对方达到最佳定约为目的)要来得好的言论是没有判断力的。然而,这种观点被广泛接受,并已影响到桥牌规章的维护者们。
实践
对一些叫牌体系进行限制的呼声在很早就出现了(请参考下面关于弱开叫体系发展和使用的的简史):在澳大利亚这种情况就很明显,在国内主要比赛中第一次出现弱开叫体系后就有了。(在1981年的蓝带双人赛中,一对不被看好但很有天赋的年轻牌手使用一种波兰的弱开叫体系——雷格里斯体系差点赢得冠军。)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对此类体系的不熟悉,以及在双人赛中对手缺乏准备的时间。在我的印象中,在如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中,做出了明智的妥协。即所有高度不寻常叫牌在双人赛,以及短赛程的队式赛中被禁止;而在最严肃的比赛中,如长赛程的队式赛中,高度不寻常叫牌是被许可的,也有些例外,是为了保护弱队。而且,对手可将防守叫牌的摘要带到牌桌上,并能在叫牌过程中对此进行讨论。(这是为了降低或消除这类叫牌给对手带来的极大的记忆上的负担。)
批评者们的主要论点在于他们把弱开叫体系当作常规的自然叫牌的破坏者。他们认为这类体系这样频繁的开叫妨碍了对手的常规叫牌。在我看来,这简直是强词夺理。确实,弱开叫体系是无论什么牌都开叫(当然这也要看具体的体系结构),这样就将对手逼到了不得不使用防御叫牌的境地。但在另一方面,使用常规体系的的牌手也在干同样的事情,如高度攻击性的阻击叫,很弱的弱无将,以及在某些地区被允许的双色套开叫也使得对手必须建立一套特殊的防御叫方式,而在过去,他们不必为此而操心。
与此密切相关的一个话题是:弱开叫及高度不寻常叫牌的繁衍使对手在防御叫牌上的准备已过度到了不合理的地步。阿兰·特拉斯考特(Alan Truscott)曾对此喋喋不休,大谈美国队在世界冠军赛上防御叫手册的长度。拉里·科恩(Larry Cohen)在他发表于《桥牌世界》上的文章中也谈到不得不准备些可能碰不到叫牌方式是不合理的,虽然该文很风趣且某些方面很有见解。抛开对此的各种观点不谈,其实核心问题是,即使是顶尖的牌手,在建立一个有效的防御叫评估模式上都重视不够(这是相对所谓的“建设性”的叫牌这一领域而言),我希望在这方面能在将来有所改进。
另一个相关的问题是充分的提示。很不幸,但确实有某些使用弱开叫体系的牌手(包括一些国际级牌手)的体系说明和牌桌上的提示都不够充分。(某些使用常规叫牌的牌手也是如此,但他们这样做的后果相对还不严重。)在我看来,使用不寻常叫牌的牌手(实际上是所有牌手)都有义务是对手充分了解他们的叫牌,包括体系的约定和同伴间的经验。(其本质是,这是一种确保对手利益的义务,只有保证对手的合理权益才能是得这些体系不被不理由的禁止。)
消退的热潮
在过于十年间,强Pass体系,或者说是弱开叫体系的热潮正在逐渐消失。和某些人的观点不同,我并不认为这是由于其理论上的缺陷所导致的(虽然表示13点以上的Pass是个明显的弱点,这是对手进行反击的最理想的地域),也不认为是对手已经掌握了对抗的方法所导致的(20年来,我一直使用弱开叫体系,几乎所有的对手在我开叫0-7点,任何牌型的1D时都使用表示16点以上的加倍,他们还试图寻找他们的最佳定约,还不是惩罚我们,真是愚蠢)。在我看来,原因是在某些国家,对此的限制过于死板。即使是在一些开明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很多也只是允许将强1C和Pass的含义颠倒一下。(这种方式远非最佳,虽然能最大限度的为大众所接受,并能最大限度降低记忆的负担。即使如此,几乎在每一场比赛中,我们的队伍中总有一人要搞错。)
简史
就我所知,最早用Pass表示某种类型的强牌的体系是马米克体系(Marmic System),由意大利选手玛里奥·佛朗哥(Mario Franco)与米切尔·吉奥瓦尼(Michele Giovine)于50年代早期在国际比赛中使用。而在1958年,澳大利亚的佛兰克·艾伯林(Frank Ebeling)就发布了他的强Pass体系。 然而,主要的理论上的发展来自波兰,有一些牌手,包括卢卡斯·斯拉文斯基,在1963年左右开始研究并使用弱开叫体系。这些牌手发展了很多不同的开叫方式(包括显示短套而不是叫出长套的叫牌方式)。在70年代,波兰人开始在国际比赛中使用弱开叫体系。
下一弱开叫体系的热潮出现在80年代早期,当时一些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牌手将弱开叫和对称接力(Symmetrec Relay)结构结合起来。新西兰在1983年的百幕大杯上取得成功(他们打进八强)。这导致了很多不同的设想被付诸实践,包括一些顶级牌手也参与其中。从将1S和Pass的含义对换一直到英国人使用的一系列弱开叫体系(包括他们在1985年百幕大杯决赛中使用的体系),以及一些瑞典牌手在国际比赛中使用的弱开叫体系。
==================================================================
附录:
与使用弱开叫专业牌手对垒(作者:郑卫国)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弱开叫体制开始在我国桥坛正式比赛中出现。当时著名的国手潘开健、张伟力使用波兰弱开叫体制,在全国赛场所向披靡,屡建奇功,很多牌手都有点谈虎色变的感觉。然而…在一次高强度的国家队选拔对抗赛上,我和pd陈荣锠先生与潘开健、张伟力对垒,按照世界桥联的规定,在正式比赛中使用特殊叫牌体制者,需在赛前48小时将使用的体制交给对手查阅。但在比赛前,不知为何,两位对手的叫牌约定卡始终未能见到。好在我和pd也是身经百战的老手,加上队友胡基鸿、徐红军两位的积极出谋划策,我们商量决定,由我和阿锠对付潘、张,我们连夜制定了一套专门针对弱开叫的防守叫牌,第二天我们开始了共128副牌的高强度对抗。我们与潘、张两位弱开叫对手同桌对垒达96副之多,由于我们赛前作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整个赛程,我们牢牢掌握着主动权,压着对手的弱开叫体制,使其始终发挥不出效用。最后,我们以很大的优势取得了中国桥牌史上首次国家队对抗选拔赛的胜利。
在此,我对使用弱开叫体制谈两点体会。
1、 弱开叫体制属于世界桥协规定的红色叫牌体制,只有在高级别的,正式的,赛程较长的比赛中才能使用,一般的瑞士制比赛,双人赛不适用。使用弱开叫体制,必须在赛前规定时间内,将完整的使用体制递送所有将与你对垒的对手,以便对手有时间研究对策,这样才能体现比赛的公正与公平。
2、 由于严格遵守了上面的规定,没有那些因别人不熟悉,不了解,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带来的额外收获,相反,对手精心准备的对策,你却一无所知,反而会有点措手不及,所以使用红色叫牌体制的牌手必须慎之又慎,作为一种桥牌发展方向的研究和尝试,我认为还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