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栏目论题于 2002年6月1日星期六 更新  
敬请浏览其他论题  

不为形象所囿

 

人解读有字书,不解读无字书。知弹有弦琴,不知弹无弦琴,以迹用,不以神用,何以得琴书之趣。

——〖菜根谭〗

世人皆能阅读有字的死书,却不能了悟天地万象及人间事物等无字的活书。

一个人虽能弹有弦的琴,却不能奏无弦的琴。琴上虽无弦,但只要能聚精会神,体会胸中妙音,自是别有玄妙之音。世人往往过分执着于形体,而为形体所羁,以致不能活用精神,如果,为书中文和琴上之弦等具体形象所限,便不能领悟琴、书的真正逸趣。

作者在前头提过”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学者要天机清澈,胸次玲珑,触物皆有会心处。”大意是说:天地万物乃在于说明宇宙自有真理,虽未以语言表达,但小鸟轻啼,虫儿鸣叫,皆是以心传心的秘诀,而花草色彩,亦皆是表达宇宙真理的文章。人之所以不能领悟宇宙真理,乃因人心常为郁闷与以名利禄所蒙蔽。是故,世人只能解读有字的死书,而不能阅读鸟语虫声,花英草色等宇宙万象的无字真理。

“解读”的解,”知弹”的知,可以”能够”解之。”无字的活书上”,则是指表达宇宙真理的鸟语虫声,花英草色。

“弹无弦琴”,”宋书”陶潜传中云:性不解音律,而畜无弦琴一张,于朋酒之会,辄扶而和之,以寄其意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诗中的”琴”,是古代所惯用的五弦琴或七弦琴,比现代的琴稍小。书与琴乃君子修德养性所不可缺的,故被誉为君子之友。陶渊明传中,便道是:渊明虽不懂音律,却能自心中奏出许多绝妙之音。

敬请浏览其他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