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一副失败的满贯:少见的防守方法同时适用于2个方向

——选自纽约时报桥牌专栏


在实战防守时,从大牌中低引让同伴进手,从而让自己获得将吃的机会并不多见,而且这条路线往往很难被发现。

下面这副牌选自上个月在蒙特卡罗百慕大杯赛。

这副奇怪的牌当时正巧出现在面向专业选手的现场解说屏幕上,对南北和东西双方向的防守,恰恰都适用上述这个原则。

                      North
                      S QJ10
                      H 10962
                      D K952
                      C 96
    West                               East
  S 4                                 S 65
  H Q543                              H AKJ87
  D A8743                             D --
  C 1032                              C AKQJ84
                      South (发牌)
                      S AK98732
                      H --
                      D QJ106
                      C 75
(注:原文无局况,但根据内容可以推算出是南北有局)
南    西    北    东
1s    -     2s    x
3h    4h    4s    5h
-     -      x    -
5s    -      -    6h
-     -      6s   x
All pass

在这场台湾(由于政治原因,官方名字是中国台北)对加拿大的比赛中,双方对叫牌的判断都非常好。

东家Patrick Huang(译注:即著名选手黄光辉,2届百慕大亚军主力),是有40多年国际比赛经验的明星选手,他的搭档则是年轻的C.H.WU。

南北方向的加拿大人分别是Vincent Demuy和Gavin Wolpert,他们是从该国青年队中直接被选拔到国家队的。

很多南家会开叫4s,但Demuy则简单开叫1s。

在同伴加叫到2s后,东家叫了加倍,这是个相对少见的叫法,许多现代牌手会选择4c这个“迈克尔跳叫”表示红心梅花2套(当然如果4d就是表示红心方块2套)。

在同伴表示支持后,南家叫3h,这个非自然的叫品是进局邀请。

西家则深信同伴的加倍必然有红心套,因此叫4h。

北家此时的4s插叫非常合适,是因为从他的角度看,同伴一定是红心短套,他的牌对于黑桃定约是非常不错的。

东家的5h当然非常稳妥,不叫6h是因为他不清楚是否会有2个黑桃失张。

当5h被北家加倍而南家逃跑到5s后,东家又一次长考,此时6h应该说机会大增,因此他叫出6h。

6h是不可击败的,但北家此时做出正确判断,叫了6s。

这个定约当然被加倍,现在的问题就是定约到底会宕多少。

如果摊开牌看,首攻方块A,然后让同伴王吃方块,同伴冒险从梅花套中出小,可以让同伴梅花10进手再次得到王吃,并再取1墩梅花。

这样定约定约宕4,防守方可以得到1100分,但实战中,西家作了正常的红心首攻,庄家将吃后清光王牌,只丢3个低花,-500分。

这本是个好结果,但另一室的加拿大东西方只叫了5h并获得480分,台湾人最终在这副牌上赢了1个IMP。

大家可以猜到,这种牌在不同牌桌的结果肯定大相径庭。

代表百慕大国家队Alan Douglas坐南家开叫4s,最终防守东家的6c定约。

他非常漂亮地攻出黑桃小(译注:开叫4s,同伴没有机会支持啊,厉害!),同伴赢进后,当然知道应该做什么,还一张红心,就将这个看上去牢不可破的定约击败了。

他们的同伴在另一室的东西方向则叫到并完成了6h,这副牌百慕大队赢了15个IMP。


※ 本文由 cynic2003 在 2003-12-29 20:26:42 发表。

 


重要说明:本站资料大多从网上搜集得来,旨在为桥牌爱好者们提供学习交流的方便,部分内容经过重新编排整理,若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13P对很多桥友来说都是一个值得尊敬和留念的地方,前辈的心血不应消失掉。谢谢百度贴吧的贵州桥友xy_alpha提供了保存的数据。
东莞桥牌网于2013年1月15日恢复了13P在线浏览数据,并维持原创造者13P及宰相肚皮前辈的整体架构不再改动和更新!
粤ICP备08117329号-8
  © 2008 www.dgbrg.com/13P/    东莞桥牌网    Since 200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