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兰队与桥牌
Pietro
Forquet 著
|
.
返回目录
|
线索在叫牌中
对敌方叫牌的分析常常会直接决定一个定约的成败。1967年世界锦标赛中法国对意大利的一付牌即是一例:
A
8 A K Q
J Q 2
K Q 5 4 3
|
|
双方无局。叫牌过程:
|
南
|
西
|
北
|
东
|
福盖特
|
加罗索
|
|
—
|
—
|
1
|
—
|
1*
|
1
|
2
|
—
|
3
|
3
|
3
|
—
|
K 5
3 7 6 2 K 5 4
J 10 8 7
|
3NT
|
—
|
—
|
=
|
* 大牌点6点以上,少于3控制。
|
|
对方首引J。如果你处在南的位置,准备这样打?
问题是从明手盖上Q呢?还是明、暗手都放小牌。盖上Q的话,如果两个未亮相的A都在西手,就成功了;如果东西各执一个A就会失败。反过来,明、暗手都放小牌的话,如果东西各执一A,而且西是6张,就能成功;西有两个A的话就将失败。
如果仅仅这样来分析,放上Q似乎成功机会多一些;然而,如果把叫牌也考虑进去,就会发现,明、暗手都忍让是一种更为高明的打法。
西握有两个长套,又是无局方,但是他第一轮叫了“不叫”。接下来还是这个西家,却先后叫出两门花色,达到了3付水平。无疑,他的两套牌一定有相当的强度,才敢冒这样的风险。如果他持有两个A,那末加上他的两个长套和好牌型,他第一轮的不叫该作何解释呢?
这一推理表明,两个A很可能分开在两家。因此,我第一墩在明手和暗手都放了小牌。看一下全付牌的分配,就会彻底信服这个逻辑了。
全付牌如下:
另一桌上叫牌过程是这样的:
南
|
西
|
北
|
东
|
|
贝拉多纳
|
艾瓦瑞利
|
—
|
1
|
×
|
—
|
1NT
|
2
|
3
|
—
|
3NT
|
—
|
—
|
=
|
法国队的南家不象我拥有那么一些依据。当贝拉多纳首引J时,南很自然地认为两个A都在开叫者手中,毫不犹豫地从明手放上Q。
赢进这一墩后,庄家从明手出一张小,艾瓦瑞利选择了先放一张小牌(他如用A取,回打,定约立刻就宕了),庄家用J赢进,连打3轮,成为下列局面:
现在假定你是贝拉多纳。当南打出明手最后一张时,你被迫要垫去一张。因为你若垫一张的话,就无法取得3墩以上,庄家可以放手开拓套了。
你会垫掉哪一张呢?
如果你垫的是7,庄家可以连续打A、K及第三张,你被投入,只得打出,K就会成为赢墩。
预见到这一危险,贝拉多纳扔了张Q。当南连续打A、K时,贝拉多纳又正确地扔出J、10!因而,当庄家打出第三张时,是艾瓦瑞利用9赢进。他回打的终于击破了这一竞争激烈的定约。